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在曹丕死后继位为帝的曹,在上台后做了哪些改革?

曹(公元205年~209年),魏文帝曹丕之子,曹魏的第二代皇帝。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死后,继位为帝。

一、因仁而立任贤治伪

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死,曹丕袭位为魏王。这时的明帝年方15,英俊潇洒,颇得父亲曹丕的喜爱。由于宫中的条件比较优越,少年的明帝聪明好学,能文能武,尤其是骑马射箭的技术极为娴熟。就在这年初春的一天,首都洛阳的天气虽说还有些寒意,但已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望着屋外明媚的春光,曹丕再也坐不住了,他吩咐下人做好外出打猎的准备,然后带着儿子曹直奔山中。不多时,就见山坞中奔出母幼二鹿,行在前面的曹丕举箭射死鹿母,回头见小鹿已跑至明帝马前,曹丕大声喊道:快射死它!曹却在马上抽泣着,轻声说道:陛下已射死鹿母,我怎忍心再将鹿子杀死?曹丕听后,怦然心动,扔下手中的弓箭,动情地说道:我儿真是仁德之主啊!于是罢猎回宫。这次围猎中曹的举动使曹丕大为感动,心想这么小的孩子,竟有如此仁慈之心,长大后,定能宽厚待人,治好国家。于是封曹为平原王,并有了立为太子的打算。

曹的生母甄氏,原为袁绍的二儿子袁熙之妇,当曹丕随曹操攻破邺城(今河南安阳北)时,见甄氏貌美,便娶为妻,随后即生明帝。曹自幼聪明,得到曹丕的喜爱。但是,此后不久,曹丕又纳安平人郭永之女为贵妃,郭贵妃聪明伶俐,深得曹丕爱怜,甄氏逐渐失宠。特别是曹丕继位为魏王后,郭贵妃一心想谋正宫,对甄氏加以排挤,甚至说明帝不是曹丕的儿子,而是甄氏与袁熙生的,曹丕信以为真,对甄氏常加斥责,使甄氏的日子极为难过,以后终被郭贵妃陷害,被曹丕下令勒死,而郭氏被立为皇后。这时的曹虽然年纪还小,但已经开始注意宫廷内的事情了,他感觉到随着母亲的失宠,一些人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幸亏与曹丕的这次围猎,才使他在宫中的地位有了转机,但曹丕还一直在犹豫,因此迟迟不立太子。万幸的是郭皇后一直没有生子,他才最终得立。

曹为避免招祸,一直认真读书,做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因此得以平安生存下来。到了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夏天,曹丕得了伤寒,虽经多方医治,仍不见效,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不得不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五六年前,与曹一起围猎的事,他久久难以忘怀。心想有这样的仁慈之主统治国家,他也就放心了。于是下定决心立其为太子,并嘱咐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等辅佐。不久,曹丕死,曹继位,是为明帝,改元太和。

明帝上台后,对当时朝廷内的形势作了清醒的估计,想到自己继位前,不过问政治,不了解文武官员的情况,又没有可以信赖的人,要保证统治秩序的稳定十分不易。在对朝廷的官员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明帝决定:第一步,必须优待前朝的大臣,只有赢得了他们的支持,他的统治才会顺利。等到他掌握了中央政府的大权,统治地位巩固之后,再进行第二步,即考察官吏,任用贤能,罢黜浮华,因他知道只有得到贤能官吏的相助,他的统治才会长久。

不久他将那些有实力的官吏分配到各地,以曹休镇守淮南,曹真镇守关中,司马懿镇守南阳,让他们独当一面。这样做,既给了他们一定的权力,使他们高兴,又将力量分散到各地,有利于他在中央的执政。通过这些办法,明帝把中央政府的权力紧紧地抓在了自己的手中。之后,他便开始整顿吏制,任命有实干精神的人做官,而将虚伪、浮华的官吏罢免。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九月,镇守淮南的曹休逝世。明帝任命将军满宠接替曹休,镇守淮南。不久,扬州刺史王凌上书指控满宠,说他年纪老迈,又喜爱饮酒,不适合担任独当一面的大员。明帝决定亲自进行考察,他将满宠召回洛阳,发现他体格健壮,精神饱满,遂加以慰劳,让他继续任职,满宠曾当过汝南郡长、豫州刺史,又有点作战经验,后来抵御了东吴的进攻,保证了边疆安全。

诸葛亮不断北伐,西北出现危机时,明帝重用司马懿抗蜀,后又令他征伐辽东,消除了东部边疆的隐患及叛乱。除重用贤能的官僚外,明帝还注意对官员进行考察,用法律进行监督。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冬,明帝下诏令司空陈群等修改汉朝法规,制定《新律》达180多篇,要求官员认真遵守,不得违犯。

明帝还经常颁布诏书,要求官员务实、肯干。发现浮夸、虚伪的官员,便给予罢免。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明帝又将不讲实话、只一味迎合自己的侍中刘晔逐出中枢机关。刘晔本来颇受明帝的亲近尊重,经常与他讨论问题,制定决策。明帝本打算攻击蜀国,政府官员一致反对。刘晔晋见明帝时,表示赞成。但是出宫后跟文武百官讨论时,又跟大家的立场一致,表示反对。一个官员向明帝报告说:刘晔并不是真正的忠心,他只是观察陛下的意向,顺势迎合而已。陛下不信的话,可以一试,把反对的事情当作赞成的事情告诉刘哗,问他的意见。他如果反对,是他的见解果然跟陛下的见解相合,如果每项他都赞同,自然就露出原形。明帝用这个办法验证,果然发现刘晔不老实,从此与他疏远。不久,刘晔被逐。

正是由于明帝重用朴实无华的官员,使得曹魏内部局势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都有所发展。洛阳地区开垦田地很多,四周各郡垦田的数量也大有增加。关中地区已有余粮。冶铁及工具制造业也有所发展。商品交换有了新的起色。经过官员的讨论,重新发行了文帝时废除的五铢钱,改变了过去基本上以物易物的局面。国内形势的稳定及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对外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二、南防蜀吴北伐辽东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决定利用曹丕刚死,明帝甫继位的时机出兵北伐。临行前,他给刘禅上了一个《出师表》,表明了统一中原的壮志。然后领兵进驻汉中(今陕西南郑),伺机进攻。明帝得知诸葛亮已到汉中后,打算先发制人,大举攻蜀,于是便询问散骑常侍孙资该采取什么对策,孙资说:讨伐诸葛亮,不但道路险阻,而且我们阻遏东吴的精锐部队十五六万人,必须征调参战;除此之外,恐怕还要征集更多的兵力。于是,天下将一片混乱,费用也相对增加,陛下必须深思熟虑。不如只用现在的部队,命令各将分别把守险要,就足以使强敌恐惧,使疆场平安。只要几年时间,我们便会日渐强盛,东吴、蜀汉,自己就会疲惫衰落。明帝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停止行动,只是采取防御的战略。

这时,投降曹魏的蜀将孟达,与诸葛亮取得联系,准备起兵叛变,明帝封司马懿为平西都督,令他起用南阳各路军马前往平叛。司马懿接到诏书后,立即出发,在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杀死孟达。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领兵北上,定下了先取陇右,再取关中的战略。曹魏守将夏侯前往关中迎敌,由于他性急悭吝,又无作战经验,不敌蜀军,结果蜀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位于陇右的天水(今甘肃甘谷)、南安(今甘肃陇西)、安定(今甘肃镇原)三郡很快被蜀军占领,关中震动。明帝召见文武大臣,商量计策,然后命右将军张率领五万人与大将军曹真一起阻击蜀国。自己则御驾亲征,前往长安,鼓舞士气。

右将军张率军抵达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与蜀军前锋马谡相遇。张切断蜀军水援,然后督军大举进攻,蜀军大败,马谡逃走,街亭失守。街亭之败,使诸葛亮失掉了进攻的据点和有利形势,只好引兵退回汉中。四月八日,明帝由长安返回首都洛阳。

接着,诸葛亮又发动了两次北伐,都没有大的进展。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春,诸葛亮进行第四次北伐。这时曹真已死。明帝派用兵如神的司马懿领兵同诸葛亮对抗。司马懿采取凭险坚守,拒不出战的办法,拖住蜀军,直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军撤走,蜀、魏之间的战争才告结束。因司马懿阻击蜀军有功。青龙三年(公元235年),被提升为太尉,从此掌握了曹魏的军事大权。

与诸葛亮的北伐相呼应,东吴也几次派兵进攻曹魏的南部地区。明帝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八月,孙权听到曹丕死亡的消息后,御驾亲征,进攻曹魏的江夏郡(今湖北安陆北),魏将文聘据城坚守。消息传到洛阳后,曹魏政府的一些官员要求出兵援救,明帝却说:孙权的优势是在水上作战,而今竟离开水面,对陆地上的城垣进攻,只不过指望守城将士没有防备。现在,文聘据城坚守,说明孙权的突击没有成功。所以孙权必定不会久留。几天后果然传来孙权撤退的消息,文武百官听后,对新皇帝的判断力极为佩服。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叛乱,明帝当机立断将司马懿召回洛阳,命他率军四万,讨伐公孙渊。

司马懿到了辽东后,避开公孙渊的阻击,直奔他的老巢襄平,包围襄平城。这时适逢连日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魏军非常恐慌。消息传到朝廷后,一些官员要求召司马懿回师,明帝说:司马懿遇到困难,自然会想法克服,捉拿公孙渊指日可待,你们何必担忧呢?

不久,雨停水退,魏军把襄平城团团包围起来,日夜攻打,最后杀死公孙渊,占据襄平城。辽东一带的局势重新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