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岳飞之死另类解释:并非死于秦桧之手?

岳飞雕像

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九年,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次年,金朝分兵四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向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宋军进行抵抗。

由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数万人,自湖北出发,很快进入河南中部,连败金军,占领军事重镇颍昌府(今河南许昌)、淮宁府(今河南淮阳),并乘胜收复了郑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等地。岳飞还派梁兴等人渡过黄河,联合河东、河北义军,在金的后方痛击金军,收复了不少州县。

完颜宗弼见岳家军兵力分散,又探知岳飞只带有少量军队驻于郾城(今属河南),决定亲率精锐骑兵一万五千人,直插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的指挥中心。七月初八,宗弼与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在郾城北与岳家军对阵。岳飞令其子岳云率轻骑攻入敌阵,往来冲杀。金军出动重甲骑兵“铁浮图”(铁浮图:穿上重铠,戴着铁帽子的兵,三个人一组,用皮带连起来,每进一步,便用拦马的木头环卫,只进不退。)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拐子马:布置在左右两翼的骑兵,全由能骑善射的女真人组成。)配合作战。岳飞遣背嵬亲军和游奕军马军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岳家军中的勇将杨再兴单骑突入敌阵,打算活捉完颜宗弼,杀金兵数百人。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

十日,金兵再犯郾城,岳飞在城北之五里店再败金兵,杀死金将阿李朵孛堇。完颜宗弼集兵十二万屯于临颍(今属河南)。十三日,杨再兴以三百骑兵出巡,在小商桥与金兵遭遇,杀死金兵两千多人以及万户撒八孛堇等一百多名将领,宋军也全部壮烈牺性,杨再兴所中箭镞有两升之多。十四日,张宪率岳家军再战,逐金兵出临颍县界。同日,岳家军又大破进犯颍昌的金军主力。

郾城大捷后,岳飞鼓励将上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但宋高宗与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一心求和,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最后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岳飞成为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之后,他的非正常死亡,就成为纠结大家1000年的心结。按照民间平话和小说的说法,那个该死的秦桧和他老婆王氏出于一己私利和汉奸本性,把本来能够一捣黄龙、彻底打趴金国的岳飞,活活地残害而死。给的说法还是一个“莫须有”,也就是说也许有、也许没有的意思,潜台词是,杀人还需要理由么?基于此,秦桧夫妇俩和他的死党万俟l只能跪倒西湖边,再也站不起来了。

当然,后来的研究者们都知道,岳飞被杀的时候,已经是南宋的国防部副部长级别的将军,手中还控制着相当强悍的兵马,如果用这么草率的方式,就被杀了,很难让人相信秦桧之流有这本事。大家知道,确定某人是否是犯罪分子,除了要确定这人有作案的动机和时间等基本要素外,作案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作为高宗的得力走卒,秦桧还真没这能力承担斩杀岳飞这种级别大将的全责。

一些学者深入挖掘史料后,发现岳飞实际上是死于高宗赵构之手,这个说法比较靠谱。皇帝杀大将,古往有之,没啥奇怪的,别说杀大将,在汉朝,汉武帝杀几个丞相,都是很随意的,为皇帝打工,难度就在于做好了,被人猜忌,被杀,做不好,被人笑话,也可能被杀。这也是古已有之的惯例。

大家认为,岳飞对皇帝立储的问题发表过意见,意见还比较极端,让人感觉,他是那种觉得自己很忠心而把皇帝家事当自己事儿的人。可是,对于高宗而言,以前从江北往江南逃的时候,遇到两个大将兵变(“苗刘兵变”),因为来得突然,还被逼迫让出皇帝位置,受到极度惊吓,把生小孩的能力给吓没了(这实在是个小概率事件,太惨了),而高宗以前也是有过一个男孩,因为太小,在逃命过程中也被吓死了。这种情况下,在高宗这一朝,向赵构提立储的问题,说实在的,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把握不好,就是在找死。岳飞这么做犯了大忌讳,大家认为,非正常死亡就成了他的宿命。

岳飞还有其他不利于他生存的环境,比如,岳飞为人孤傲得罪很多同僚,甚至包括对他比较客气的韩世忠等等,他对皇帝时不时耍一些小孩脾气,有两次因为皇帝没让他满意,他直接撂挑子,放了皇帝的鸽子,跑到庐山去隐居。这些细节性的史实被挖掘出来,对全面了解岳飞之死有很大帮助。最起码,现在大家知道,因为迎回徽钦二帝回朝的口号完全是赵构喊出来和坚持的,岳飞不过是在执行,要知道宋朝也是崇尚以孝行治理天下的,赵构杀岳飞不是因为岳飞坚持直捣黄龙迎二圣回朝,会动摇赵构现有的地位。

岳飞被冤杀,实际上是另有原因。说起来,很可能是他没有顾全大局。

南宋当时的力量只能够将金兵赶出淮河地区,岳飞固守的鄂州(今武汉市),控制的区域就是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今湖北地区和安徽东部地区),这里是南宋抵御金兵渡江的中轴地带,岳飞手下有10万精兵,而且经常不顾死活地打到开封附近。要知道打仗就是烧钱,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风雨飘摇中勉强站住脚的南宋有能力大把烧钱吗?

按照当时南宋的经济状况,不用想,一个在逃命过程中成立的国家能够抗住金兵南下,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可是岳飞不听,非要冒进。所以,才出现赵构十二道金牌招回岳飞的事情,这么做,赵构实际上想表达的意思是“岳兄,兄弟我实在是撑不住了”。

对于凶狠的金国而言,想渡过江淮地区,消灭宋朝,其实也很难。金兀术曾做过尝试,鼓足劲,打过了长江,一通“搜山检海”,要把赵构抓住。但赵构跑到海上,在海上渡过了几个月的不眠之夜。

可惜,金军都是些旱鸭子,面朝大海,不是春暖花开,而是望洋兴叹。本想着在江南长期驻扎,但这些喝着马奶长大的兄弟实在是水土不服,南方的抵抗组织也不消停,耐不住的金军也只得从江南撤出(还是保命要紧)。结果是,在撤退途中,宋军追着金军的屁股,打了一路,赢了几场关键性的胜利(比如黄天荡水战)。金国想快速灭亡南宋的梦想完全泡汤了。

整个战场已经进入相持阶段,谁也不可能马上打破僵局。这时候,对于南宋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议和,集聚力量,调整经济结构,休养生息。任何不顾实际的北伐很可能是自寻死路。可是,岳飞看不到这一点,他不是全才,不懂经济建设对于此时的南宋有多重要。他带着猛将们挥舞拳头猛砸金国时,金国其实高兴得很,希望岳飞长驱直入,以至于岳飞的军队很多次都能顺利地一直打到黄河边。然而,当金军想在黄河边合围岳家军时,岳家军也不白给,死扛了几次,把金军的主力打得很没面子后,全军得以安全撤回湖北。

但是如果这样没完没了地打,对于南宋就是灾难,对南宋的百姓就是灭顶之灾。岳家军还没出击中原的时候,南宋控制的地域就曾出现很多民变,其中,在鄱阳湖地区的钟相、杨幺这些人搞的声势最大。宋朝派出强将也没把他们给灭了,还是岳飞亲自镇压了这些人,并把这些人的残余部分收编,组装成有模有样的岳家军。可以说,如果不控制战争节奏,江南的老百姓基本上快要搞窝里反,里应外合,迎接北方的金军(解放军)南下渡江了,800年后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场景可能会提前上演,如果大家看到南宋的老百姓提壶引浆,夹道欢迎金国的解放大军南下,大家将做何感想呢?

当然,有些人说,让各大军区的司令长官管行政、管军事,有钱的就去打,没钱的就先歇着。朝廷从中斡旋,指挥大家解放中原,消灭金国。说起来,这样很好。但朝廷可不敢这么干,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格局的恶例殷鉴不远。不用想,一旦这些人掌握军事和行政,必然是出现军阀割据。大家知道,宋太祖定下的规矩主要就是防范这一局面的发生。宋朝怎么玩都不会在乎,但绝不会敢这么玩。正是因为有这一顾忌,从始至终,南宋朝廷哪怕穷到砸锅卖铁,也要为各个军区的部队供应粮草和物质(由朝廷在背后撑着,岳家军自然是能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夺)。

杀岳飞的时候,岳飞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对军队的实际控制,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将军都很自觉地退休在家、享受清福了,岳飞可不愿意这么做。当时尽管很多人都不能再支撑战争之苦了,但要是直接提出来不解放北方的主张,有点太窝囊,舆论上说不过去。而有岳飞在,岳飞就成为主战派的一杆旗帜,玩命北伐、与金国鱼死网破的社会舆论就难以消除,南宋一直必须面对在战争中被活活拖死的危险。杀岳飞成为赵构必须的选择。这样才能拔掉这杆旗帜,表明决心,整顿思想,彻底贯彻好踏踏实实搞好内部建设的国策。后来,赵构的继任者宋孝宗北伐,已经当上太上皇的赵构,也是支持的。但这时候,赵构、秦桧的恶名已经被远播,大家的别扭劲已被种下,再说什么也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