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简文帝临终前召桓温入朝辅政,桓温为什么拒绝?

「吾遂委笃,足下便入,冀得相见。便来,便来!」这是东晋一代天子简文帝临终以前,写给自己的臣子桓温的。一昼夜之间,身陷病榻的简文帝连发四道诏书,召桓温入宫,但对方均以年老体弱为由,辞不赴命。

古人常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这个桓温又是何方神圣,凭什么能够让君主临终以前,四遍催促,定欲嘱托?他又为什么要不顾君臣之礼,数次违抗皇帝的诏命呢?

桓温,字子元,宣城内史、万宁县开国男桓彝长子。其父桓彝不仅在官场上人脉颇多。而且善于结交名士,是东晋「江左八达」之一。桓彝在公元322年因为平王敦之乱有功而显贵,却在五年后爆发的苏祖之乱中丧生。公元331年,时年十七岁的桓温假扮吊客,手刃仇人之子,因其过人的胆气和智慧而走入时人的视线。晋明帝念他是忠良之后,不仅让他承袭父亲万宁县男的爵位,还把自己的姐姐南康长公主下嫁给他,让他兼任驸马都尉。

公元345年,桓温在辅政侍中何充的举荐下,出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并领护南蛮校尉,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兵权。有了兵权的桓温不再蛰伏,一心建功立业,很快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上任仅一年后,桓温上表伐蜀,在未得到朝廷答覆的情况下,挥师西向,带着一万兵马,以少胜多,一举平定蜀地,灭亡汉城政权。如果蜀地之战桓温失败了,等待他的必然是身败名裂、性命不保,甚至整个家族都会因此背负耻辱和罪名。但是,他成功了。这场振奋人心、大获全胜的战斗,震惊了大江南北,而他本人在战争中的表现,也被茶楼酒肆、街头巷尾的人们不断神化。

取得蜀地之后,桓温声名大噪,他在政治上的表现一样出色。他逼朝廷贬黜了原本用来制衡他的殷浩,逐渐掌握了朝政。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了三次北伐。前秦之役和姚襄之役都整体上是成功的,以至于他已经隐隐有了称帝的野心和能力。

然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这个时人眼里的「常胜将军」桓温也并不是百战百胜。在第三次北伐的时候,他遭遇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败,攻打前燕,兵败,死伤三万人。或许是因为众人都已经习惯了桓温将军的捷报,这次大败让他威望大减。他把战败的责任推卸到自己的下属身上,自己得到朝廷的谅解,却逼得下属谋反。好在,后来他又带兵镇压了叛乱。

为了恢复自己的威信,他铤而走险,废立皇帝。公元371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司马奕为东海王??,而立相王司马昱为帝,是为晋简文帝。这招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桓温一时权倾朝野,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却有让桓温的野心彻底昭然若揭。司马昱继位后常常担心自己被废黜,每次见到他都泣涕涟涟,大名鼎鼎的谢家掌权人谢安对他执臣子之礼。简文帝某次醉酒后说:「忠臣哀主辱,志士痛朝危。」说明此时的桓温,在简文帝眼中就是乱臣贼子。

公元132年七月,简文帝病重,四次下诏急召驻守姑孰的桓温回朝辅政,但是桓温都以年老体弱,不堪受命为由拒绝,甚至不肯去见简文帝最后一面。让人奇怪的是,简文帝为什么要让原本已经不信任的桓温入朝辅政,又为什么桓温就是不肯去呢?与其说是托付,不如说,这是君臣之间的彼此试探。

因为简文帝病重,所以这对君臣的矛盾,也到了最特殊和最激烈的关键时刻。在简文帝的第四道诏书中有原本有一句话:「少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君可自取之。」这句话和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的那句话如出一辙。白帝城的这段对话,从前被看作君臣之间相互信任的典范,但在现在看来,却完全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未必那么「愚忠」,在白帝城,卧榻之侧,刘备在逼诸葛亮,逼他当众承诺,并且不得不为自己的承诺买单。

站在桓温的角度,他不想回朝的原因大致有几种可能。

第一,就是怕简文帝真的对他说这句「君可自取」。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他有这个力量,也有这个野心。但是从他之后想加「九锡」而因为谢安等人的拖延至死不得,以及简文帝为了保护弟弟司马晞说:「如果晋室国祚长久,你就该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晋室没希望了,就请你让我退位让贤。」时桓温的妥协。还是公元354年,他路过洛阳时,拜谒、修缮晋陵的举动。都说明,他是有贼心,但没贼胆。

如果真的就站在简文帝面前,他应该也只能像诸葛亮那样,跪下来承诺:「臣庶竭驽钝,肝脑涂地辅佐少主,以报陛下圣恩。」而这承诺,将会成为扣在他身上的枷锁。

第二,就是怕简文帝借机囚禁他。毕竟在自己地盘,天高皇帝远,但回到朝廷中,简文帝毕竟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即使病重,如果一定要奋力一博,控制他也不是不可能。

而站在简文帝的角度,桓温的野心,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他不会忘了,司马家族的江山也是偷来的,是背叛信任他的主人得来的。而现在,桓温有这个能力,他相信桓温完全有能力这么做而不用愧疚。因此,他主动地拱手相让,也是为了让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司马家族。因此,他才会对忠诚的王坦之说:「天下,傥来之运,卿何所嫌?」

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机逼桓温一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桓温只要领命回朝了,本来就是一种妥协。而他一直抗拒推脱,就是加重对简文帝和整个朝廷的威压。当然,也不排除,桓温确实是年老体衰,不能入朝。因为简文帝去世没几个月,他就也重病去世了。

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唯独可以知道,这对君臣之于彼此,真是有微妙而复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