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宋襄公的评价 [评论随笔]重读宋襄公 ――一个死于文明和理想的英雄
――一个死于文明和理想的英雄
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无论面对如何极端的蒙骗和暴力,仁义始终被一切善良的人们所赞美和向往,是人类始终不曾放弃的理想和追求。
可在古代中国的战国时期,一个被称为襄公的宋国国王千百年来却一直为此而遭到人们最为无情耻笑。
宋襄公以他三次著名的犯傻行为,终于成就了他在世人眼中的高举仁义之旗的超级傻帽形象。
宋襄公第一次犯傻,遭天下人耻笑,是因为他要禅让王位。要将宋国让给他的哥哥目夷,让贤尊长举能不错,可废嫡立长却是有违古制的,让王位可不是像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让一个梨那么简单那么好玩,弄不好就是你死我亡,是要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的。
于是人们说过让则伪,过谦则矫,说襄公的仁义是虚伪,是装出来的。
襄公后来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世人,他的禅让决不是装出来的,继承王位后,襄公不但不提防这个王位的第一竞争对手,还重用目夷为相国。这和那些为了巩固权力和王位而兄弟相残的争权者实在是天壤之别。
宋襄公第二次犯傻,被天下人嘲笑是因为他遵守约定。襄公和楚王相约乘车之会,坚决不听目夷和大臣们要他兵车之会的意见,结果是他信守信用的乘车之会遇上了楚王失信违约的兵车之会,自己做了楚王的阶下囚。
就连被蛇咬一口都会十年怕井绳,再怎么愚蠢的人也会吃一堑长一智,可就算做过阶下囚也没让宋襄公学得会识时务。
于是,终于有了宋襄公第三次为仁义而倾倒千古的犯傻绝笑。
宋楚两军在泓水决战,宋襄公高举仁义的大旗,楚强宋弱,宋军列队迎敌,楚军渡河,宋国的大司马公孙固要出兵袭楚,襄公说不可,不可乘人之危。楚军渡河尚在列阵之时,公孙固又请攻楚,襄公还是说不可,不可乘人之危。
宋襄公一再地坚持不乘人之危,却一步步将自己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直待楚军整装列队完毕,襄公这才下令进攻,结果如何,天下人都知道,宋军惨败,襄公重伤。
道德上的优势和品质上的高尚并不能抵消军事上的弱势和战术上的不足。
三年之后,宋襄公死于剑伤。
天下人都在嘲笑宋襄公的仁义,甚至还有把襄公之仁说成是蠢猪似的仁义道德。
也许襄公真的不如世人聪明,竟然真的相信了那句仁者无敌的鬼话。
仁义是一面好看的旗帜,一个动听的词语,谁都愿意冠冕堂皇举着正义的旗帜,谁都喜欢满嘴的仁义道德打着诚实善良的幌子,可却是经不起生活和战场的实践和检验。
即使是在那样一个满是奸诈和诡计的年代,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弱肉强食的动荡岁月,既然举着仁义的大旗,宋襄公就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不惜牺牲生命去维护自己的承诺,做到绝对地言行一致,无论面对任何危险,绝不畏惧退缩,都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诚实的态度和品德。
就是面对着这样一个在现实中失败的国王,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民族竟然发出了上千年的笑声,其实,人们在嘲笑宋襄公的失败和愚蠢的同时,也在嘲笑着这世界上最为高贵和难得的真诚和勇敢。
那些胜利者在嘲笑襄公的失败,那些自作聪明的智者在挖苦襄公是愚蠢,那些虚情假意的人在谩骂襄公是虚伪。
如果把襄公的诚实看作是愚蠢,那么世人就会把奸诈和欺骗当成是一种智慧。
这个在人们眼中愚蠢透顶的宋襄公却是历史上对待仁义最为真诚的一个国王,并切至死都不曾悔改,战败后,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者,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即使是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也应该有最根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生活中,人,不能只是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
战场上,军队,也不能只是为了胜利而丧失人性。
这就是诚实的仁义。
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和信念,宋襄公不惜舍生不惜失败不惜亡国也要维护的仁义,捍卫做人尊严,宋襄公的仁义坦坦荡荡,没用一丝一毫的虚伪做作,那决不是猪一样的愚蠢,那是狮子一样的坚定勇敢。
重读宋襄公的故事,让人悲哀,宋襄公,是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一个不惜一切实践自己理想的人,一个宁可亡命,亡国,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一个关于文明和诚实的理想。
就是这样一个诚实的人,勇敢的人,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到尊重,反而被不断地嘲笑和侮辱。
其实,是在嘲弄理想,嘲弄诚实。
宋襄公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实在是太势利了,我们太习惯以成败来论英雄了。
军队是国家的利器
对于仁义君子应该避而远之,所谓君子远庖厨.
你一个国君带着那么多部队去,准备杀人的,还讲仁义,不得不让人笑话了!
他禅位为的是小仁,却几乎让人民陷入战火之中却是大不仁
他守约赴会,却没有关羽(是演义里的)的智勇
他出兵,使用国之凶器却还抱之以仁.诚如他所想,即使楚军渡河后再被宋军击败,也不过是用更多的宋军士兵的命去达成宋国国君的名而已.
顶
在古代社会,有哪个民族,在打仗时,会看见对方年老就放一条生路,有谁会看见别人伤重就不杀别人。游牧民族甚至会专门杀老弱妇孺,以削弱对方经济力。只有在中国。
但是宋襄之后,这样的事情就渐渐没有了。
中国是一个弃善从恶的历史。
顶
在古代社会,有哪个民族,在打仗时,会看见对方年老就放一条生路,有谁会看见别人伤重就不杀别人。游牧民族甚至会专门杀老弱妇孺,以削弱对方经济力。只有在中国。
但是宋襄之后,这样的事情就渐渐没有了。
中国是一个弃善从恶的历史。
--------------------------------------------------------
弃文明,从野蛮。
弃行动,从口号。
弃真诚,从虚伪。
弃善,从恶。
宋襄公为了成就一己的虚名,却把成千上万的宋兵送给别人屠杀,他战败了还有人护送,士兵战败了连尸骨都拿不到,阵亡的战士如果是楼主的父母兄弟,不知道楼主对此等拿别人的性命成就自己虚名的败类还会不会如此诗兴大发
简答
很多人小看宋襄公,以为小国寡民,其实宋襄公大有来头,本来应该叫商襄公。
最初,建立商朝为商汤,末世亡国则为商纣,周文王及周武王原为商朝的臣子,后来灭商建周后,商朝这个伪号当然不能再用,后来就把一部分商朝的遗民叫为宋国。也就是天下三分有其二的周朝时,商朝尚有三分之一。因此就宋襄公的立场,大有「商朝在宋国」之意。
孔丘,字仲尼,后尊「至圣先师」,他的祖先来自宋国的贵族,或者说与商汤、商纣之人同族,同为子氏,若称流着前朝皇族的血液也行。
就像南明朱姓遗族誓言反清复明一样,最大的凭借就是与朱元璋等人同姓,还有刘备打着皇叔同姓刘等,宋襄公或孔子虽不高称反周复商,但关系确实大有来头。
--
旭日盈窗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郁郁畹华每兰芳
--
宋襄公为了成就一己的虚名,却把成千上万的宋兵送给别人屠杀,他战败了还有人护送,士兵战败了连尸骨都拿不到,阵亡的战士如果是楼主的父母兄弟,不知道楼主对此等拿别人的性命成就自己虚名的败类还会不会如此诗兴大发
************************************************************
军事上的失败对一个国王意味着什么,对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
你知道,我知道,宋国的将军和士兵知道,宋襄公也知道。
宋襄公是和他的士兵一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的。
我愿意相信那些站在襄公旗下的士兵,
能够眼看着宋襄公放弃所有的机会,不逃散,不崩溃,
一直等到襄公这才下令进攻,才发起冲锋,,,
并不仅仅是出于对王的服从,
不仅仅是为了王的一个虚名,更是为一个理想。
如果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楚国士兵的位置,放在一个对手的位置,放在一个老弱病残的位置,放在一个平民百姓的位置,就会知道,宋襄公所坚持的,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呵呵,总有人抢槽呀。
“禅让王位”说法不对,让的时候,他还不是国君,而且宋国国君也不是“王”,哪个时代除了周天子,也只有蛮子敢称王。
宋襄公维护的到底是什么,恐怕也不像楼主说的那样简单。
“即使是在那样一个满是奸诈和诡计的年代,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弱肉强食的动荡岁月”云云,似乎说明楼主对春秋时代并不了解。
军事上的失败对一个国王意味着什么,对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
你知道,我知道,宋国的将军和士兵知道,宋襄公也知道。
宋襄公是和他的士兵一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的。
我愿意相信那些站在襄公旗下的士兵,
能够眼看着宋襄公放弃所有的机会,不逃散,不崩溃,
一直等到襄公这才下令进攻,才发起冲锋,,,
并不仅仅是出于对王的服从,
不仅仅是为了王的一个虚名,更是为一个理想。
如果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楚国士兵的位置,放在一个对手的位置,放在一个老弱病残的位置,放在一个平民百姓的位置,就会知道,宋襄公所坚持的,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
你真的认为如果宋兵知道他们的统帅如此愚蠢,还会跑过去送命吗?如果宋襄公真的如此仁义,为何不拿自己的性命去换回被屠杀的士兵的性命?
一个统帅,他要做的就是打赢,一个士兵,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它的统帅能够打赢,自己没能力,又不清楚别人的能力,还拖累大家送命,不知道你看上他什么了,他所坚持的就是拿别人的性命换自己的虚名。
呵呵,总有人抢槽呀。
“禅让王位”说法不对,让的时候,他还不是国君,而且宋国国君也不是“王”,哪个时代除了周天子,也只有蛮子敢称王。
宋襄公维护的到底是什么,恐怕也不像楼主说的那样简单。
“即使是在那样一个满是奸诈和诡计的年代,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弱肉强食的动荡岁月”云云,似乎说明楼主对春秋时代并不了解。
************************************************************************************************************************
“禅让王位”说法不对,让的时候,他还不是国君,而且宋国国君也不是“王”,哪个时代除了周天子,也只有蛮子敢称王。
是,说宋襄公的推位让国是禅让王位的说法的确是不对的。
只能说谢谢了,谢谢指教。
军事上的失败对一个国王意味着什么,对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
你知道,我知道,宋国的将军和士兵知道,宋襄公也知道。
宋襄公是和他的士兵一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的。
我愿意相信那些站在襄公旗下的士兵,
能够眼看着宋襄公放弃所有的机会,不逃散,不崩溃,
一直等到襄公这才下令进攻,才发起冲锋,,,
并不仅仅是出于对王的服从,
不仅仅是为了王的一个虚名,更是为一个理想。
如果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楚国士兵的位置,放在一个对手的位置,放在一个老弱病残的位置,放在一个平民百姓的位置,就会知道,宋襄公所坚持的,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
你真的认为如果宋兵知道他们的统帅如此愚蠢,还会跑过去送命吗?如果宋襄公真的如此仁义,为何不拿自己的性命去换回被屠杀的士兵的性命?
一个统帅,他要做的就是打赢,一个士兵,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它的统帅能够打赢,自己没能力,又不清楚别人的能力,还拖累大家送命,不知道你看上他什么了,他所坚持的就是拿别人的性命换自己的虚名。
************************************************************************************************************************
你真的认为如果宋兵知道他们的统帅如此愚蠢,还会跑过去送命吗?
你真的以为宋兵不知道他们的统帅如此“愚蠢”,宋襄公“犯傻”不是一天两天了。
第二次犯傻的时候,乘车之会,宋襄公是没带士兵的,结果做了楚国的阶下囚,他所面临的处境是,或在楚国被杀,或在宋国被废。
我所看上的,
就是宋襄公的对待自己信念和理想的真诚和坚持,
一种砍头不要紧的坚持。
不惜身败名裂,不惜亡国亡命,不惜被天下人耻笑的坚持。
***********************************************************
支持宋襄公啊,真正的贵族。
************************************************************
李泽厚先生把中国的这种传统称为实用理性.
------------------------------------------------------------
信念和理想似乎不太实用,
所以,才会缺乏这种传统。
三年之后,宋襄公死于剑伤。
=================================
1.应该是
2.应该是箭伤,或腿伤
-----------------------------------------
-----------------------------------------
呵呵,实在是难为情啊,我又弄错了。
谢谢指教。
应该改为,
一年后,宋襄公死于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