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秦襄公封地 普通话为宁

A甯-----广州话也读“宁”,与“零”字发音相同。 2009年中国教育部发面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已将“甯”字(编号7573,注解编号36)列入,与“甯”作为姓氏已与“宁”正式解除了“繁简关系”。 甯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41位。 著名人物甯戚:春秋时期齐国大臣,齐桓公主要辅佐者 甯越:战国时人,刻苦好学代表者 甯静:中国大陆女演员 甯辛: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 甯浩:中国电影导演 甯中则: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人物

A读ning,四声。宁字一共有三个读音,分别是:1、ning二声,比如:宁静,安宁等。2、ning四声,比如:宁愿,宁可等。也是百家姓的一种。3、zhu 四声,这个比较少见,本意是通“贮”的,古文中偶有用的。在百家姓中读ning四声,比如聊斋里就有个叫宁采臣的,也是读四声。 (对于热心回答你问题的人,不管你采纳谁的回答,都希望你给分)

A 宁 (ning) 5画 部首:宀 3画 写法:níng,nìng,zhù, 笔顺:44512 五笔编码:ps psj 访问:531 次 相关:查找同拼音(ning)的汉字 查找同部首(宀)的汉字 宁 寍、宁 níng 【形】 (本作“寍”。从宀(mián),从心,从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后世假“宁”为“寍”,“宁”行而“寍”废。今用“宁”字作“宁”简化字。“宁”本读zhù,是“贮”的本字。本义:安宁,平安) 同本义〖peaceful〗 寍,安也。——《说文》。经传皆以宁为之。 三日康宁。——《书·洪范》 惟若宁侯。——《考工记·梓人》 归宁乃邦。——《仪礼·觐礼》 身欲宁。——《礼记·月令》 鸡狗不得宁。——唐·柳宗元《捕蛇者

A這個問題正好過去和網友探討過,把過去探討的內容稍加整理如下:寧和甯是兩個姓氏。前者罕見,念níng,後者也不常見,不過相對前者爲常見,念nìng。至簡化字把這兩個不同的姓混爲一個,都寫成本來念zhù的宁,就是製造混亂的行爲了。甯(nìng),作姓氏,現代正體字一般都作“甯”,在古籍中也有作“寧”的,讀音則與甯一樣,不能和讀níng的“寧”混淆。姓“寧”(níng)的極少,無古文獻依據,來源尙不明。辭源:寧,兩音,陽平,去聲。去聲的第7條解釋是:『姓,也作“甯”。春秋衞有大夫寧俞。史記一二二酷吏傳有寧成,漢書作甯成。參閱急救篇一唐顏師古注。』甯,兩音,陽平,去聲。去聲的解釋是:『姓。論語

A作为人的姓氏,宁、甯二氏,一向是相通的。虽然有人把他们严格划分为两个姓氏,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混为一谈,在书写时,宁、甯不分, 连最伟大的史书《史记》也不例外。 那么,在实质上,他们究竟是形别姓异的两个不同姓氏,还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分别的一家人呢? 甯姓读四声,宁姓读二声。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行熟读《姓氏考略》所记载的这段文字:“甯,卫康叔之后,至成公生季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成。” 由这段文字看来,宁、甯二氏,的确是一父所生,同母所出,绝对可以不分彼此,混为一谈。换言之,这个家族的子弟,可以把自己的姓氏写为“甯”,也可以比较省事地写

A宁 (ning) 5画部首:宀 3画写法:níng,nìng,zhù, 笔顺:44512 五笔编码:ps psj访问:531 次相关:查找同拼音(ning)的汉字 查找同部首(宀)的汉字宁寍、宁níng【形】(本作“寍”。从宀(mián),从心,从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后世假“宁”为“寍”,“宁”行而“寍”废。今用“宁”字作“宁”简化字。“宁”本读zhù,是“贮”的本字。本义:安宁,平安)同本义〖peaceful〗寍,安也。——《说文》。经传皆以宁为之。三日康宁。——《书·洪范》惟若宁侯。——《考工记·梓人》归宁乃邦。——《仪礼·觐礼》身欲宁。——《礼记·月令》鸡狗不得宁。——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宁汝于斯。——清·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