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扁鹊见蔡桓公》还是《扁鹊见齐桓公》?
请问: 到底是《扁鹊见蔡桓公》还是《扁鹊见齐桓公》?
由用户 民国年间那些事 提供的知识: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扁鹊故事,故事内容在此不赘。
关于扁鹊见为之诊病的国君,古籍中的记载并不一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说是齐桓公,而《韩非子·喻老》中则是蔡桓公,中学课本里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就选自《韩非子·喻老》。当时扁鹊见的究竟是哪位诸侯?历史上的齐桓公与蔡桓公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若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理顺以下几个人物的时代背景和主要经历。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见诸史籍的古代名医,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中为其立传。扁鹊本名秦越人,渤海郡莫(今河北省任丘)人,又因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所以另外还有个名字叫卢医。据考证,扁鹊大约生于公元前407年,卒于前310年。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善于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后人尊为中华医祖。
中国古代有两位齐桓公,第一个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其人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生活的年代比扁鹊要早300多年,时代明显不符。另一个是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姓,名午,公元前374——前357年在位。田午是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史载他“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其谥号为“齐桓公”,因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田午在位时曾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间人才荟萃盛极一时。据史书记载,扁鹊正是生活在这个时代。
历史上的蔡桓公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的第七代国君,公元前714——前695年在位,事迹不详,蔡国在扁鹊时代早已湮灭。
由此可见,与扁鹊同时代的只有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午一人,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讳疾忌医”中的那位主角就是此人。既然如此,为什么《韩非子》中却将其记为“蔡桓公”呢?原来当时对身份高贵的人一般用封地为号,而国君则用都城来做号,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因为田午时期的齐国都城是上蔡,所以此处用蔡桓公来代指齐桓公,扁鹊所见的齐桓公和蔡桓公其实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田午。
由用户 小贱说游戏 提供的知识: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由用户 南朝四百八十寺 提供的知识:这个是选自《韩非子-喻老》里的寓言故事
蔡桓公:齐国国君,田氏代齐后的齐桓公,不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小白。因迁移国都至河南上蔡被称为蔡桓公,下文称“桓侯”。
- 上一篇:大分裂-两晋名人
- 下一篇:第十一章 被传说的『潜伏』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