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士为知己者死”的历史故事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强调“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一条流传颇广的一条古训,反映了一种“提携玉龙为君死”的知恩图报精神。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洁身自好,“凤非梧桐不栖”;一方面又甘愿献身于知己者,如为报答的“三顾”之恩,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战国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 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豫让发誓要替知伯复仇。> > 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潜伏到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赵襄子。不久赵襄子入厕,忽然觉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但赵襄子为其气节所感动而把他放了。> > 豫让继续图谋为知伯报仇。他全身涂漆,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 > 不久,赵襄子外出巡视,豫让埋伏在赵襄子所必经的桥下。赵襄子骑马走在桥边时,马忽然惊跳起来,赵襄子说:“这一定又是豫让。”经派人搜捕之后,果然是豫让,于是下令卫士把豫让包围起来。> > 没办法,豫让对赵襄子说:“今天我在这里行刺,您可以将我处死。不过我想得到您的王袍,准许我刺它几下,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赵襄子为了成全豫让的志节,就脱下自己的王袍交给豫让。豫让接过王袍以后拔出佩剑,奋而起身,然后用剑刺王袍仰天长叹:“啊!天哪!我豫让总算为知伯报了仇!”说完就自杀而死。> > 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展示了古代侠士为报知遇之恩,两肋插刀、忠贞不渝、肝胆相照的拜义之风。从此,这句名言在历朝历代和社会各阶层广为流传。往往是言者慷慨激昂,血脉贲张,听者心中大慰,感慨万分。> > 战国时的游侠荆轲和败将樊于期,可说是实践“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为了还燕太子丹的一壶酒之情,荆轲不惜甘冒奇险行刺秦王。而樊于期则为了报燕太子的收容之恩,毫不犹豫地挥剑自刎,将自己的脑袋出借给荆轲,作为晋见秦王的见面大礼。> > 几千年来,这种“为知己者死”的悲烈情怀不知感动过多少血性烈汉,华夏大地上也陡增了无数忠骨孝颅的牌坊。不过,现在读来,除了些许唏嘘不已之外,徒生一些莫名的悲哀和慨叹。> > “士为知己者死”,其文化和精神内涵其实很简单,就是投桃报李,人家若礼遇于我,有恩于我,日后用得着我之时,必不问缘由,不由分说,舍生忘死,赴汤蹈火,涌泉相报。拿现在的话说,“有事您说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通俗一点说,就是“指哪打哪”“指谁杀谁”,不惜搭上身家性命。> > 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士”们对自己的“知己”不加甄别,只要“知己”一有所求,便痛快地亮出“忠心”,并迅速付诸行动。只可惜如此一来,“义”虽有了,“理”却未必说得过去,“法”也未必能容。> > 且看当今社会那些黑帮成员、犯罪分子,不就有许多把“哥们义气”“两肋插刀”挂在嘴上?“大哥”救过你的命、解过你的难,你就要去替他打冤家、杀仇人。再看那些沦为腐败分子的官员们,有不少也是因为“知恩图报”而葬送了自己。人家资助过你的孩子出国,送过你美人香车、豪华别墅,还有成捆的票子,有事求上门来,你明知是违法的,可还得为人家打招呼、写条子、批贷款,直至无法自拔,受到严惩。> > 知己,作为朋友的代名词,按照词义,那就是了解、赏识自己、关系亲密的朋友,是比朋友更为荡气回肠的朋友层级。知己作为朋友的代名词大概首先出自于。当时的诗人和高适分别给当今或各居一方或失意的人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这类安慰佳句。此后,诸如“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一句多”、“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等佳句更是把知己看成了人生的左臂右膀。> > 那么,“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怎么把读书人和女人搞到一起去了呢?愚以为,看样子,都是都具有某种依附关系吧。女人自从母系氏族社会结束之后,地位就开始一落千丈。从前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现在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一些女人在那里吵吵,纳闷《白毛女》里的喜儿为何不痛痛快快嫁了黄世仁。所以她们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让男人更“悦”,从而使自己依附一个好的男人或者让这种依附更牢固。知识分子似乎比女人更惨,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没有独立过,而一直是依附在别人身上的。就连孔丘那么大的“圣人”也在喊着“沽之哉,沽之哉”——“沽”就是卖的意思,唉,古已至此,今何以堪?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秦将李信简介 李信是个怎样的人?
- 下一篇:楚国第三十九任君王---楚威王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