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楚穆王在杀父夺权的故事

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对楚国的扩张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淮河以北原本归附楚国的中原诸侯国,齐刷刷地向晋国靠拢,楚成王四十年的奋斗成果几乎在一天之间化为灰烬。
  与如日中天的晋国继续对抗,对楚成王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四年后他派大夫斗章访问晋国,谋求两国和解。积极回应,派阳处父回访楚国。
  就在两国准备结束敌对关系并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时刻,晋文公病逝。晋文公之死,使楚和晋关系出现微妙的变化。
  晋国新国君晋襄公一上台,便展示其中原霸主的雄心壮志。在山战役全歼秦军,继而又取得伐狄之战的胜利。紧接着,晋军联合陈国和郑国共同出兵,进攻仍然归顺于楚国的许国。
   楚成然大怒,在他看来,晋军分别是冲着楚国来的,岂可坐视不理呢?不过楚成王并没有直接救援许国,而是进攻归附晋国的陈国与蔡国。你攻打我的喽 国,我也攻打你的喽国。晋楚两霸的争斗,与20世纪的美苏争霸有许多类似之处。晋国没有打楚国,而楚国也没有打晋国,两霸争夺的是对第的控制权。
  楚国令尹斗勃被任命为楚军总司令,率军进攻陈国与蔡国。
  陈和蔡两国原本都是楚国的喽国,在城濮之战后,投靠到晋国一方,这两个小国对楚国的实力再清楚不过了,斗勃的大军兵临城下,两个国家就缴械投降了。
  陈和蔡两国一投降,晋国又不高兴了。晋国将领阳处父带着军队,杀向蔡国。
  楚国令尹斗勃立即率军驰援蔡国,与晋军隔江相对。双方都知道对方实力很强大,谁也不想率先渡河。两支军队就在河的两岸遥遥相望,形成僵持的局面。
  晋军指挥官阳处父派人给斗勃下战书,说道:“如果你们想决一死战,我就撤退三十里,你渡河过来摆好阵势。不然的话,你们撤后三十里,让我们渡河来作战;否则你我就这么僵持着,劳民伤财,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斗勃一听,行,那你们后撤三十里吧,我就渡河作战。
  斗勃刚想准备渡河,楚军另一位将领成大心劝阻道:“不可轻举妄动!晋国人向来不讲信用。假如我们渡到一半时,晋军乘机发动进攻,那时打了大败仗就后悔莫及了。”
  看来晋国人不讲信用的传统是路人皆知了。斗勃听完后点点头,那干脆咱们后撤三十里,让晋军渡河过来决战吧。他派人向晋军指挥官阳处父回复,楚军后撤三十里,等候晋军的到来。
  阳处父对战胜楚军根本没有把握,河对岸的楚军一后撤,阳处父立即向全军上下宣布:“楚国军队已经望风而逃了。”找了一个下台阶的理由,便匆匆忙忙撤军了,回国后当然免不了吹嘘一番打败楚军的光辉业绩。
  看来成大心没有说错,晋国人确实不够意思,没有信用。
  晋军撤走后,许国的形势转危为安,楚军也撤回国内。斗勃完成解救许国的任务,可是一场灾祸从天而降。
  楚国太子商臣在楚成王面前告了斗勃一状:“斗勃是私下接受晋国人的贿赂才退兵的,这是我国一大耻辱,实在罪不可赦。”
  楚成王已经在位四十五年,在城濮之战中子玉违抗命令而遭到惨败后,他对臣下的忠诚总是疑神疑鬼。当他听说楚国令尹居然接受晋国人的贿赂,一怒之下将斗勃逮捕并处死。
  斗勃之死,完全是太子商臣所策划的阴谋。为什么商臣要置斗勃于死地呢?
  这事要从几年前立太子的风波说起。
   城濮之战后,楚成王打算册立商臣为太子,就询问令尹斗勃的意见。斗勃有责任心,他反对说:“大王的年纪还不大(楚成王此时约五十岁),内宠也多。现在就 草率地册立太子,一旦以后事情有变,必定会引起国家动荡。楚国的传统与中原不同,国家的接班人一般都是选择年轻英武的王子。商臣两眼突出,说话声音像豺狼 一般。他是个残忍的人,不可立为太子。”
  楚成王没有理会斗勃的意见,还是立商臣为太子。
  斗勃极力贬低商臣,令商臣大为愤怒,立为太子后他便不遗余力地要置斗勃于死地。
  事实证明斗勃是有远见的。
  斗勃冤死后的第二年(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又想立他的另一个儿子王子职为太子。
  商臣听到这个传闻,一时不能判断真假。便跑去找自己的老师潘崇,问道:“怎么验证这件事的真伪呢?”
  潘崇想了想,对商臣说:“这样吧,你开个宴会。宴请姑姑江芈,她应该知道些内幕。你在宴会上故意做出不恭敬的举止,她生气了说不定会泄露一些内情。”
  商臣依计而行,故意说些对姑妈不敬的话,姑妈江芈果然很气愤地说:“你这个奴才,难怪你父王要废你而立王子职,看来是有道理的。”
  商臣从姑妈那里套得了内情,他神色沮丧地对老师潘崇说:“事情果真像传言说的那样。”
  潘崇问道:“你能臣侍于王子职吗?”商臣不高兴地说:“不能!”
  潘崇又问道:“那你能逃亡到国外吗?”商臣回答说:“我才不愿意呢。”
  潘崇对太子的个性太了解了,他直截了当地问道:“那你敢发动政变吗?”
  商臣双眼暴突,以豺狼般的声音吼道:“我敢!”一场政变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这一年十月,农历已经是冬季,一片肃杀之气。
  商臣与潘崇导演的政变开始了,太子宫的禁卫军包围王宫。没有丝毫戒备的楚成王很快成为叛军的俘虏,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上演逼宫的一幕,惊愕地说不出话。
  政治斗争中,没有父子之情,这种骨肉相残的悲剧在几千年的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
  商臣铁了心,既然发动政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逼迫父亲楚成王自杀,在权力与富贵中度过四十五年的楚成王可能在这个时候想起了斗勃曾经说过的话,可是有用吗?追悔也是枉然。他向自己的儿子提出最后的请求,要求吃一顿最后的晚餐,上一道他最喜欢的美味:熊掌。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