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秦始皇母亲赵姬身世:是或为平阳君赵豹孙女
赵国有两个赵豹,都跟赵武灵王有关。《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相。”这是老赵豹,从他的姓氏判断,老赵豹应该是赵王的宗亲血脉。
另一个赵豹的记载也出自《史记・赵世家》:“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为平阳君。”《史记・集解》注释道:“《战国策》曰赵豹,平阳君,惠文王母弟。”两个赵豹出现在史书中间隔44年。后一个赵豹原本姓吴,其父是赵武灵王的臣子吴广,赵姓因为赵武灵王赐姓所得。故而后一个平阳君赵豹,不是赵武灵王的宗亲血脉。
《史记・赵世家》记载:“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后。”这个吴孟姚后来生了个儿子即位为赵惠文王。孟姚的弟弟吴豹被赐姓赵,人称赵豹,并被封为平阳君。
说赵姬是平阳君赵豹的孙女,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有个旁证却十分有力。
赵孝成王七年,秦赵开始长平大战,此时赵豹65 岁。长平大战打了两年,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
大臣楼昌主张与秦国议和。虞卿则主张先合纵于楚魏,然后再与秦国议和。赵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直接议和。“秦赵战於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曰:‘昌言媾者,以为不媾军必破也。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赵之军乎,不邪?’王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且欲破赵军。’虞卿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
依理,赵王应该把议和之事交给楼昌去实施,成赏败罚,公平合理。若是换别人,议和不成,你楼昌推卸责任说你的建议不错,是办事的人实施有误。
若是楼昌去不了不愿去,也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可以派相国赵胜去。
平原君赵胜不仅名满天下,而且与秦昭王还很有些交情。长平大战之前,秦昭王曾亲自致书赵胜,邀请他去咸阳“为十日饮”。赵胜也前去赴宴,虽不能说相聚甚欢,但也没有发生龌龊。此时两军大战,派赵胜去咸阳熟门熟路,与秦昭王好歹有宴饮之唔,不是很合适吗?
派赵胜去,还有更深一层的合理性。解铃还须系铃人。
长平之战之所以打起来,赵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初韩国上党郡守向赵孝成王献上党时,赵王曾征求大臣意见,平阳君赵豹力谏拒收。赵王想要上党,又去问赵胜。赵胜是赵孝成王的叔公,又贵为相国。由于赵胜的赞成和怂恿,赵王接受上党,继而引发了秦赵长平大战。此时派赵胜去,不仅理所当然,而且责无旁贷。在秦国来说也够级别彰显赵国媾和的诚意。
可是,赵王却没有派赵胜去。
不派赵胜也还有个合适的人选,蔺相如。蔺相如去过咸阳,多次与秦昭王会晤。虽为赵国利益力争,但是有礼有节,很让秦昭王敬重。
不派蔺相如还有前面提到的虞卿,也是可以派遣的人选。
虞卿当时有名的辩士,他并不是反对议和,只是主张不能单纯议和,应先派人联络楚魏,携楚魏合纵之势再与秦国议和。为什么不派他去呢?不过多耽误几天,损失些钱财而已。
可是赵王却把这事交给了自己的舅公,65岁高龄的平阳君赵豹,这太不可思议了。
第一,赵豹一无所长。他因为是赵武灵王的小舅子,得封平阳君。在赵国五十多年没见他有丝毫建树,也没见他有什么特殊的过人之处。
第二,赵豹是坚决反对接受韩国上党的人,赵王不听,这才招致长平大战。此时赵王要赵豹去秦国议和,怎么开口?“舅公寡人错了,不听舅公言致使军困长平,国家危难。还请舅公看在国家社稷的份上,出面跟秦国议和吧!”
蔺相如,还有力主拿钱就能成功的虞卿?赵王低三下四赔罪认错去求赵豹,何以见得他就能马到成功呢?
所以说,赵王放弃赵胜、蔺相如、虞卿而低三下四掉头去求赵豹,必因其怀揣重器。只要拿出这个重器以晋秦王,必能逢凶化吉马到成功。
这个重器是什么呢?当时当下,多半就是因为赵豹有个孙女嫁给了秦昭王的孙子嬴楚。赵豹跟秦昭王是儿女亲家。赵王以为,只要赵豹祭出这重器杀手锏,秦昭王一定会顾念亲情,与赵国停战修好。
当然,事情的结果是赵王错打了算盘。
尽管赵豹真就以国家社稷为重了,派了郑朱去秦国议和,无奈秦昭王不吃这一套。《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肯媾。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
也许正是因为议和失败,赵王和赵国的大臣记恨赵豹,致使赵豹一族惹来杀身之祸,这才有了后来的秦始皇一家被追杀。才有秦始皇十九年,王翦消灭赵国后,秦始皇母赵姬临死前,秦始皇亲赴邯郸,为其老外公一家报仇雪恨:“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l之。”
办完这事秦始皇立刻赶回咸阳。太后赵姬一个心愿了却,当即辞世。“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
- 上一篇:震惊!兵马俑的真实主人竟然不是秦始皇
- 下一篇:公子扶苏简介 扶苏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