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他是宦官却官至丞相带领大秦王朝走向灭亡
赵高,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参政弄权的宦官,秦朝的灭亡跟他有着重要的关系。赵高是一个私生子。赵高的母亲原本是赵国宗室一个远亲的妻子,秦灭赵后,随夫迁到咸阳。后来其夫被处以宫刑,她被迫到宫中为奴,与人私会生下了赵高。赵高秉承赵姓,按照当时律法被处以宫刑,送进宫当了奴隶。
赵高虽在宫中为奴,但他却很乖巧懂事,还很聪明。但他不甘被人驱使,他一直在等待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当时秦国和其他国家,也有宦官担任官职,赵高便看到了希望。赵高便苦学律法,还写得一手好字,加上他处事圆滑,在宫中很讨人喜欢。赵高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秦始皇的青睐,被“举以为中车府令”。
赵高得到了始皇的宠信,但他并不满足,他想拥有更大的权力。为此,他处心积虑,给自己寻找机会。始皇的长子扶苏,才能远在其他几个儿子之上,是个耿直忠厚之人。扶苏多次向始皇劝谏减少酷刑,便惹怒始皇,让扶苏去蒙恬的军中做了监军。始皇虽然不喜欢扶苏,却很宠爱十岁的幼子胡亥。赵高见有才能的扶苏被始皇疏远,却对资质平庸的胡亥宠爱有加。赵高便想方设法讨好胡亥,便天天陪胡亥玩耍,还教他书法、狱律。
公元前210年,始皇进行第五次巡游。胡亥喜欢游山玩水,便想跟父皇一同前往。赵高为取悦胡亥,便在始皇面前为他美言,始皇最终同意带胡亥一起巡游。始皇却在巡游途中病倒,便急忙返回咸阳。始皇行至沙丘,觉得大限已到,写下诏书让赵高派使者送给扶苏,还没等到使者送出诏书,始皇就驾崩了。李斯召集赵高、胡亥等人商议,最终决定秘不发丧,让随行的所有人保守秘密。赵高手握诏书,却心怀叵测,他要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利,只有把胡亥推上皇位。赵高便背着李斯去见胡亥,并劝说胡亥一切听他的。
李斯早已看出赵高意图,本想阻止赵高,但最终被赵高说服。李斯出身低微,幸得始皇提拔才有今天的成就。如果扶苏即位了,丞相一职必定落入蒙恬之手。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丞相之位,向赵高妥协并伪造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同时又伪造了另一封诏书以“不忠不孝”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扶苏见到诏书,自杀身亡,蒙恬却不肯自杀被关进牢中。
胡亥在赵高的帮助下当上皇帝,赵高被任命为郎中令。胡亥当上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国家大事一律不管。牢中的蒙恬猜出诏书是假,赵高便向胡亥进言:“蒙恬不除,你的皇位就保不住!”胡亥为了皇位稳固,便让赵高去处理。
赵高得令后,便大肆屠杀,第一个死在赵高手里便是蒙氏兄弟。接着又把魔爪伸向了始皇的其他子女。只有公子高,为父皇殉葬为由,才得以活命。赵高铲除了所有对他有威胁的人,便向胡亥推行他的治国之道。胡亥听之任之,推行了比始皇还要残酷的律法,还让成千上万的人大修阿房宫,残酷镇压百姓。胡亥每天只管玩的开心,全然不知秦朝的江山早已摇摇欲坠。
公元(209年),陈胜、吴广爆发农民起义。朝中大臣向胡亥上奏说明此事,都被他处死,结果朝中上下无人敢说实话。李斯虽然伪造诏书让胡亥当上了皇帝,但他对秦朝从无二心。李斯位高权重,成了赵高专权路上的绊脚石。赵高便让李斯去劝胡亥,李斯信以为真,跑去劝谏胡亥,结果胡亥很生气,李斯被关入牢中。李斯最终屈打成招,被腰斩于咸阳,还被剁成了肉酱。
此时的赵高野心更大了,为了取代胡亥,更是导演了指鹿为马。公元前207年,群臣上朝时赵高却牵来了一头鹿,却说把这匹马献给皇上。胡亥却说,这是鹿不是马。围观的大臣畏惧赵高都说是马。胡亥却以为自己得了重病,分不清鹿和马,便让太卜占卦。太卜说皇上行斋戒之礼就会好,胡亥便出去躲灾了。
只知玩乐的胡亥完全不知道此时的秦朝早已满目疮痍,各地反秦大军节节胜利,刘邦、项羽的义军更是所向披靡,这也加速了赵高政变的步伐。他召来赵成和亲信阎乐,商议废除胡亥。阎乐便率兵冲入胡亥行宫,胡亥被逼自杀。
胡亥一死,赵高便宣布登基。赵高登基却未能得众人拥护,朝中大臣以无声的方式粉碎了他的皇帝梦,只好将玉玺传于秦二世子婴。子婴了解赵高所为,便商议除掉赵高。子婴便假装生病,不去接玉玺。赵高只好亲自前来,结果被子婴和韩谈等人乱刀砍死。赵高死后,其三族、党羽均灭诛灭。不可一世的野心家赵高,万万没想到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落得个生死族灭的下场,真是罪有应得。
相关文章
- 中国历史上宦官权力最大的是哪个朝代 历史上的明朝太监
- 子婴究竟是什么身份?当时子婴手中并没有权利和军队又是怎么杀死赵高的?
- 他是志愿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毛主席下急令:“一定找到他的尸体”
- 他是志愿军总参谋长,也是开国上将,但给儿子立一规定:在家务农
- 他是中国最后的飞虎队成员 抗日战线王牌飞行员 却以拉三轮为生
- 他是萨达姆心腹,基督徒,美军扑克牌通缉令上的“黑桃8”
- 他是三国最冤屈的名将,36岁横扫孙坚,37岁惜败关羽!
- 他是我军的“王老虎”,与张灵甫三战华东百万大军中取上将首级
- 唐朝李世民为什么要冒着生死的危险去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实他是被逼无奈
- 他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御用文人,写下抗日豪言激励了众多的抗日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