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高考“有多难,看看科举考试的大纲,你能考上不?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如何选取天下人才为己用,是每个君王都要考虑的事。先秦时期,主要采用“世卿世禄”以及分封天下的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说,当官的基本上都是些贵族子弟,世代延续,平民唯一上升的渠道就是上战场杀敌立功。
到了汉代,选拔人才的方式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由各级地方官吏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举的称为秀才,由各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晋时代,门阀制度更是垄断了官员的任用通道,入仕为官成了贵族的专利。
“科举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科举制打开了平民上升通道,伴随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影响极大。在大多数情况下,科举确实可以让那些家庭贫寒的人,凭着自己才学,有直上青云的机会。但是,要凭着自己实力在科举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却十分的艰难。科举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一、考中秀才有多难?
秀才,才之秀者,即是读书人中的优秀人才。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经过三场考试:县里考一次,府里考一次,最后到省里提督学政那里考一次,俗称“小三元”。根据考试成绩和资历,秀才被分为三等,只有考到一、二等级的合格者才能获得“秀才”的称号。
每个府院三年两考,每次录取45名,平均每年录取人数大约也就30名左右,再细分下去的话,每个县也基本只有5个读书人能考中秀才,相当于现在全县高考的前五名。这样的人,哪个不是“超级学霸”?因为秀才没有薪水,不可以当官,所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地位,需要自食其力,养家糊口。社会上往往称其“酸丁”,“穷秀才”。但是秀才多少还是有了一些特权:
一是见了县官不磕头,不称大老爷,而且还有座位;二是犯了罪不可以直接脱开裤子打屁股。即使要打手心也只能由县处级的学官动手,不许衙役打。动刑要省里批准革去功名才可以。三是不出徭役,房子可以比别家高三寸。
二、考中举人有多难?
中了秀才,意味着有了参加乡试,考取举人的资格。乡试是三年一次,通常在农历的秋天八月举行,所以乡试又称“秋闱”。举人的名额是有规定的,大省100名左右,中省70名到80名,小省40名到50名不等,不可以随便增加或者减少。据不完全统计,有明一朝276年,举人大约有10万人左右。平均下来,全国每三年只中举1000人,一年300多人,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参照清华、北大每年招生7000人左右来计算,一年下来考中举人的人数仅仅约为清华、北大人数的1/20,所以古代的举人的含金量本人觉得要远远高过清华、北大的学生。不过,一旦中了举人,就牛了!从此就被称为老爷,有了做官的资格,是体制内的人了,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衣食无忧,生活潇洒。举人一般可出任知县、教职等职务。因此也有“头顶知县,脚踏教官”的说法。举人即使不当官,也可以和县处级干部平起平坐。
三、考中进士有多难?
礼部会试,三年一次,都是在秋闱之后的第二年春天,中榜者,称之为“贡士”,其实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些贡士一般都将会是进士。只不过还得经过最后一关殿试,分出高低三等。一甲3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考取进士的难度,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参照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展示内容:在中国1300多年科举考试历史中,全国平均下来每375万个读书人才能考中一个进士。自宋代开始,中进士后即可以马上授以官职。清代略有不同,清朝状元一般授翰林院编撰,为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二、三甲进士会被分派到朝廷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委级”衙门观政,也就是实习,一般两年后经考核被授予正式职位。
附: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朝举行甲辰恩科会试,选拔出273名贡士参加接下来的殿试,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本次殿试的试题,也流传下来,各位可以看看难度。考试共分三场。
第一场:史论五篇。
1.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考国防,民族政策)
2.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同样考国防政策,显然与当年大清面对列强侵略相关)
3.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考国家内政治理战略,评价“以法治国,以德治国”。)
4.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考“人力资源”,人才选拔战略。)
5.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考国家外交战略,显然与当年李鸿章在各列强之间周旋相关。)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考教育改革,国际比较研究)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考外交政策,国际比较研究)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考国内治理——改革开放战略,国际比较研究)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考农业经济学,农业制度改革。土地,资本,劳力的概括相当“西方经济学”。)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考国际法,具体如何应对美国的排华法案。)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考试题目大都与当时大清时局息息相关,考生既要通晓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又要具备国际视野,非学贯中西不可。
相关文章
- 韩国发现清朝书信,揭开吴三桂降清真相:吴三桂太冤,他没有投降
- 吴三桂作为明朝重臣,投降清朝,后又反清,为何不在《贰臣传》中
- 明朝“高考”的哪些趣事儿:加试“体育”,还有人因为名字丢了状元
- 海禁在明朝时期就有 为什么到了清朝就变成了闭关锁国?明清海禁有什么不同?
- 清朝风雨飘摇之际,咸丰也曾用力改变,为何说他毁在三个坏毛病上
- 清朝和英国外交失败竟是因为乾隆的一个荒唐的决定
- 噶尔丹是康熙皇帝一生最大的敌人 康熙三战噶尔丹改变清朝历史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连续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
- 明朝的”高考“为什么会有南北分歧要分南北卷考?
- 明初知识分子命运多舛,几十条人命换来“高考”录取规则
- 顺治帝本可以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一位雄主 可惜英年早逝 顺治帝是出家当和尚还是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