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慈禧太后也曾遭遇“代笔门”,偏爱附庸风雅,真实水平不敢恭维

慈禧是清朝末期的实际掌权者,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甚至达到了祸国殃民的程度,却偏爱附庸风雅,没事喜欢舞文弄墨,作画写诗,但是真实水平不敢恭维。

慈禧太后油画

慈禧(1835~1908),民间百姓俗称“西太后”。慈禧太后除善弄权术外,生活中喜爱书画,尤其爱以自己的“御笔”书画,并在字的右上端盖上“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大块图章赏赐所有的王公大臣,以示恩宠,也显示自己的清高和有学问。实际上慈禧太后本无艺术才华,光绪即位后,慈禧太后忽然对写字送人发生了兴趣,于是学起写字来。可她写出来的字不太好,其字结构呆滞松散,笔力孱弱稚嫩,毫无生气。于是,她就不再自己写了,而是找了一个代笔的妇女替她写字送人,这个代笔的人叫缪素筠。

缪素筠(1841~1918),名嘉蕙,出身于云南昆明郊区的一户书香门第。她少女时代便擅长书法、绘画,有“女红艺杰”之称。

光绪八年(1882年)缪素筠随丈夫入四川,而丈夫不幸在四川任上染了病,为求医辗转来到京城,丈夫却病死了。为了生活,缪素筠只得靠卖字画度日,当时京师的文人雅士看到她的字画无不赞叹。

缪素筠的画作

恰巧慈禧正想找一个代笔的妇女替她写字送人,就把缪素筠召入宫来。缪素筠入宫后,因对官场世故很熟,博得了上至后妃、下至宫监的一致赞赏,尊称她为“女画师”,慈禧太后也很满意,就把她留在身边,替自己写字。

慈禧太后对缪素筠优礼有加,封为“御廷女官”,每年支俸白银两千八百两,且免所有跪拜大礼,并赐“红翎”一顶,赏三品服色,还经常赏赐给缪素筠不少珍品,如翠戒、玉环之类,也常令缪素筠居其左右,随时教她画画,或为她代笔作画。

缪素筠的字画本从不出售,只因她与丈夫性格不合,一直过着同床异梦的日子,她的字画仅是为了发泄“闺中怨哀”,如《叹春》一文:“句句苦声声泪,唯独自饮自吞。此乃女子天命所定,难以摆脱之网羁也!”

在宫中,缪素筠为慈禧太后创作了大量的字画,同时,缪素筠居于深宫,是一般人可想而不可达的造就艺技的机会,因为宫中有历代名家高手的颇多藏品,对她汲取精粹,开阔视野,实是受益匪浅。

就这样,缪素筠在慈禧太后身边一呆就是十年,直至庚子年才被准假回乡。

出宫之后的缪素筠,已积蓄了一笔可观的钱财,也够她下半辈子花的了。于是,为了获取更多灵感,曾游三峡、登泰山,涉足五省之山山水水,画了许多幅“造极面舒心”的作品,这时候是她作品的顶峰期。

但是,因缪素筠出任过慈禧的代笔人,辛亥革命后,以“投清屈志”的前科,遭世冷贬,使她难以抬起头来。

徐悲鸿先生在《申报》上撰文说:“在近代画史上,缪女士无疑是一颗才华闪烁的明星,因种种历史缘故,将她一棍打死,以至人存名亡,既是天大的冤枉,亦是艺坛不应发生的悲哀。”可见缪素筠的艺术才华非同一般。

1941年7月,郭沫若作诗赞誉缪素筠:“苍天无情人有情,彩霞岂能埋荒井?休言女子非英物,艺满时空永葆名。”

在纽约佳士得古画博览会上,辟有缪素筠的专栏介绍,认为她是19世纪末东方出现的一位了不起的女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