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平生忠义只心知――南宋高宗朝有哪些著名的臣子

绍兴7年(1137年),也就是南宋建立10年之后,在中兴四将的努力下捷报频传,战场形势大为好转。认为自己的宝座总算是安稳了。本来这是趁机恢复的大好机会,然而对于患有恐金症的来说,这只是一个求和的大好机会。 秦桧当了枢密使,这一年的9月,高宗派出王伦以奉迎徽宗帝后梓宫使的名义赴金求和。金朝开出的条件是南宋称臣纳币,而以归还帝后的棺木作为交换。

高宗下了议和的最终决定,10月,主守的宰相赵鼎被罢。11月,主战的枢密副使王庶被罢,主和的秦桧一人独相。

绍兴8年(1138年)11月,金朝的“诏谕江南使”张通古与宋使王伦南来。按规定宋高宗必须跪拜金使,奉表称臣。宋高宗冠冕堂皇地表示只要百姓安乐,不惜屈己就和。

一时间百官群情激奋祁宗政新书网,抗议的奏章雪片般呈送上来。其中态度最为激烈的是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他在奏章中说:

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邪!

胡铨对高宗的求和政策严厉斥责:“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金虏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金虏藩臣之位!”对高宗的行径深表不耻:“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就令虏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其措辞之严厉恐怕是古代奏章中绝无仅有。

他希望高宗能够振作起来,斩3个人的头,一个是奸相秦桧,二是秦桧的亲信孙近,还有一个就是求和的使臣王伦。

这就是著名的“斩桧书”,犹如一把利剑,直刺那些苟安偷生之辈。胡铨的行为获得了正直人士的同情和支持,同为枢密院编修官的吴师古连夜将此刻板印行,临安官民传诵如风。此事让宋高宗非常难堪,秦桧更是惧恐交加,以“狂妄上书,语多凶悖,意在鼓众,劫持朝廷”之罪革去胡铨官职。吴师古则因此而被贬至袁州(今江西宜春),并且“永不昨应奉”。一位铁骨铮铮的江南才子从此在历史舞台上难觅踪迹,时隔不久,吴师古在郁郁寡欢中客死他乡。

胡铨没能让宋高宗挺直脊梁,却使金人闻之丧胆。金人听说此事后,急忙用千金求购此书。读后君臣大惊失色,连连称“南朝有人”和“中国不可轻”。

胡铨被革职,流放昭州(今广西平乐)编管。后因御史台及谏官多出面为胡铨呤冤叫屈,秦桧迫于公论只好对胡铨从轻处置,将他降至边远的广州盐仓编管。

他遭到进一步迫害,贬至福州。秦桧又指使爪牙诬陷诽谤,将他除名,再由福州押送至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编管。

闻此消息,著名词人张元干,不惧艰险毅然前来相送。

张元干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靖康之难时,他曾被大宋力主抗金的主帅李纲辟为幕僚,主持京城的防务。张元干那时意气风发,与李纲一起,一心想的是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然而李纲是当政时间最短的宰相,在位仅有75天便被贬谪海南。张元干有感于李纲罢相,愤然赋词为李纲鸣不平。结果自然不难设想,秦桧一声令下:“革去官职,永不录用”。

绍兴8年(1138年)冬,奸臣秦桧及孙近等筹划与金议和并向金营纳贡。李纲坚决反对,张元干闻之怒不可遏。写《再次前韵即事》诗痛斥秦桧及孙近等主和卖国之权奸为“群羊”,表达自己请缨无路之悲愤:

太一游行遍九宫,世间无地可宽容。

坤维莫傍剑门阁,衡岳何依天柱峰。

睨柱傥能回赵壁,思鲈安用过吴松。

群羊竞语遽如计,欲息兵戈气甚浓。

李纲在福州上疏反对朝廷议和卖国,张元干得知李纲上书事,又写了《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尽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其中抒发了“气吞骄虏”的壮志和对权臣所谓“欲息干戈”的义愤,对李纲坚决主战并反对议和的行动表示敬仰和支持。希望李纲,收复失地,重整朝纲,劝诫统治者要吸取前朝遗恨。词写得慷慨悲凉,感人至深,成为千古名篇。

张元干和胡铨在福州会面,当晚旧友相见,心情激荡。共同的志向,一样惨淡的境遇。英雄怜英雄,惺惺惜惺惺。比胡铨年长11岁的张元干奋笔成书,写《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一首赠送胡铨: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免。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两人赠诗后洒泪告别,后秦桧得知,立刻将张元干削籍下狱。一位早已辞官隐居故里的侠义之士,就这样因正义与友情而惨遭迫害。

胡铨到了新州,同乡左迪功郎王廷硅不畏“势位赫奕”的秦桧,挺身而出,写诗赠胡铨,诗曰:

其一

曩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右群动容观奏牍,几人回首愧朝班。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南州樟海间。

岂待他年公议出,汉廷行如贾生还。

其二

大厦原非一木支,欲将独力柱倾危。

痴儿不了官中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在此江山足扶持。

这两首诗热情地赞颂了胡铨不畏强暴的英勇精神,痛斥秦桧的投降卖国罪行。诗传出后影响很大,秦桧恨之入骨,将王廷硅加罪名“坐以谤讪”流放辰州(今湖南沅陵)。

这群忠肝义胆之人,他们是大宋真正的脊梁。胡铨、吴师古、李纲、张元干和王廷硅等人用自己的生命和信仰谱写了一曲豪迈的悲歌,他们之间的友情建立在一介士大夫修身齐国思想的基础上。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名字比生命更重要,那就是大宋;有一份信仰比什么信仰都坚定,那就是气节,他们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