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曹操与刘备正统之争,“尊刘贬曹”是社会环境导致

三国历史一直是学术研究和民间讨论的热点,“尊刘贬曹”的观念在民间有着坚实的基础。虽然它与目前流行的三国演义版本有很大的关系,但如果我们研究历史渊源,我们会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每当世界分裂,“正统之争”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王猛和符坚之弟符融建议苻坚不要入侵东晋。

两人反对的原因是,虽然东晋在江南,但它是正统的王朝,百姓呼吁晋朝大一统,所以不适合侵略它。然而,蜀汉,也是一个部分政权,长期被排除在正统王朝之外,尽管它也声称继承了汉代。改朝换代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退位方式传承和继承(如汉魏晋宋齐梁陈,北魏-东魏-北周-隋唐-梁唐晋汉周-宋);二是以革命代替(如汉、明等)。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占主导地位,也主张“天命有常,唯有德者居之”。与其反对朝代更迭,更难否认“退位”是一种非正统的继承。《三国演义》小说和各种以“三国演义”为主题的戏曲、传说、文字、评论,都没有出现应有的历史倾向。如《三国志》等官史,都是以《魏》为正统。而学者在南宋以后以“蜀汉”为正统观点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一点将在以后讨论。

“三国”故事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已知的历史来看,最重要的来源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也是在晋朝,也出现了郭冲等人撰写的“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这类野史杂文。藏着不闻不问的世界等野史杂文。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的时候,同样收录了大量的轶事、传说,可见在三国时期,“三国演义”的主题有很高的热度。

司马迁的《史记》首创“纪传体”之后,后世的史书亦大体采取“纪传体”,将正统皇帝传记的称为《某帝纪》,从这一点来看,陈寿认为曹操是正统,只不过在后来的发展中,演义等文学作品才将刘备视为正统。在这一版中,毛宗岗父子主要对章节进行了修整,使之成为120章的整洁和双重标题,并将小说内容与诗歌相匹配。

现实是残酷的,宋代内忧外患的情况并没有因为人民的期望而改变,所以只能以“仁”的精神支持刘备,这自然会贬低其对面的曹操。经过长期的“尊刘贬曹”,自然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三国演义”故事的传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尊刘贬曹”的倾向实际上是历史的演变,其背后有更深的目的和原因,而不是一部小说可以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