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伏羲​传说与​伏羲​文化探源

天岳幕阜山下南江镇自古繁华,历史源远流长,曾被道家尊崇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五洞天,名为元真太元之天,被称为天岳山,展现了天岳幕阜山的不同寻常之处,愈来愈多的事实显明,通过不断的挖掘正在逐渐掀开她的神秘面纱,向世界展示此地的不俗之处,将她的无穷魅力辐射出来,所有的一切,其实自有她的渊源,经考证还与有一个伟大人物的陵寝在此有关。

清朝平江才子李次清有一名联:“天子三经地,皇帝九谒门”。为什么会有天子和皇帝三番九次来朝谒天岳幕阜山呢?原来这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安葬在此,这就是伏羲。由于年代尚远,对伏羲的陵寝我们对之研究较少,因此也就对他的真实性不给予查证,不知到底处于何地,不得而知,但现在通过专家学者考证,拿出有理有利的证据,完全可以令我们折服,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天岳幕阜山古名为墓伏山,恒山、天柱山、昌山。三国太史慈任建昌都尉时,曾扎营以拒刘表,于是由山下观之出现万幕浮空的奇异景象,故有幕浮山之名,后又改为天岳幕阜山,沿用至今,才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之雄奇。总面积1701公顷。为三省交界处第一高峰。以山雄、崖险、林秀、石奇而出名。天岳幕阜山为罗霄山脉中段,而又自成一脉。主峰一峰尖位于南江石浆境内,海拔1595.6米,近年来经测量,已升至1596米。可见它还是一座年轻的山,由于若干年前的地壳运动,恐未完全成形,原先可能是还只是一个小山头,周边定有汪洋,发过洪灾,特别河流面位置比较低洼,于是就将船挽到山顶就有了最好的解释,才有大禹治水的传说,不过夏禹是专程来天岳幕阜山治水还是来祭祀伏羲,无从考究,我们看是二者兼有之。在天岳幕阜山上留有大禹的三、五迹步,世称“禹步”,这是道士在做法事时常用的一种步伐动作。可是大有渊源和来头,至今在山顶还有治水用过的缆船坡,还有曾经耕作的石田三亩,这可不是巧合,晋代葛洪(284——364)是“四大天师”之一,他写有《幕阜山记》一文:“山有石壁刻铭,上言:“禹治水,登此山”,因此任何的求证、设想与解释都可能是真实的。

天岳幕阜山因伏羲魂归、虞舜观天巡狞而封天岳,在许多历史记载中,都跃然纸上,山上有天岳堂(位于一峰尖与流水庵之间),山下有天岳关(小坳),甚至平江还有天岳书院。另外明《隆庆岳州府志卷十八中》录有吕洞宾《沁园春》一词中也提到“昨日南京,今朝天岳,倏焉忽然。”其指的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洞庭湖与天岳山之间的故事,此也即指天岳幕阜山,早就有天岳山这个名称了,进一步证明这个称呼是古来有之,不是今人发明。为什么天岳幕阜山有此殊荣?除了其山有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文人景观之外,最主要的是他的天然地位。从面积来看,天岳幕阜山占地总面积为480平方公里,北岳恒山只有62平方公里,西岳华山只有150平方公里,中岳嵩山只有450平方公里,东岳泰山只有426平方公里,南岳衡山只有210平方公里,以面积而论,天岳幕阜山最大。另从高度来看:天岳幕阜山一峰尖为1596米,泰山天柱峰为1545米,华山南峰为2160米,衡山祝融峰为1290米,恒山天峰岭为2017米,嵩山连天峰为1440米,天岳幕阜山仅次于华山和恒山,但面积大大超过二山,所以能统管五岳,位居六岳之首。因此天岳幕阜山被尊为“天岳”。

另外天岳幕阜山为什么会尊为“天岳”,因为秦始皇也来过此山。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曾四次巡游祭神,他第一次(219年)和第二次(210)先后两次来天岳幕阜山祭神,其它山只有泰山有此姿格,诸山皆无。秦始皇的这种举动是道家方士鼓动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道士介绍的。可见天岳幕阜山是道教思想的策源地。其实说到天岳山,一些相关的地名就十分有意义了,此地还有一个曾被作为军事要地的天岳关,在平江还有一个天岳书院,有古书记载“天岳之阳,谓之岳阳,岳阳之名,源于天岳。”在天清气爽的夜晚,站在天岳山顶,还可以看见两百多里外的八百里洞庭,这也不是空穴来风。

中国汉字讲究一个来龙去脉,但仔细分析这“幕阜”二字天岳幕阜山无论从字面上或是从辞源上来考证,均没有出处和特定意义。若干年前,我们曾在一本石印书本上,看到了“墓伏山”三个字,曾抚掌大笑,认为刻字的人太粗心了,但今天看来,才如梦初醒,这原来是此山的真名。所谓“墓伏”就是安葬伏羲之墓。后人因讳忌“墓”字才改山名为其它。

南宋平江九才子之一的李儒用,曾作《春江游眺》七绝一首,诗曰:“山自青青水自流,花香鸟语满溪头。道人此际身无累,亲见羲王正冕旒”这首诗是描绘平江山水的田园诗,说明在南宋时,人们还记得安葬在这里的“羲王”,还想象着他在平江土地上“冕旒”。《同治平江县志.文艺志》载:著名学者张瓒昭所著《楚陵述略》卷二曰:“平江之天岳,即《禹贡》东陵”。原来都有据可查。从无数的史实与名人记载中我们可以断定,伏羲葬在幕阜是真实的历史。

所有的事实与资料都证明天岳山的重要性与不同寻常之处,主要表现就是这里曾经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伏羲的陵寝,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从而挖掘出了中国有关道教的文化之发源地,体现了中华伏羲文化的发源,探寻八卦祖师的道教策源,发掘中华民族有“人根之祖”、“人文之祖”的伏羲精神,弘扬华夏文明,实现民族的腾飞,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精神,食粮,这可是激发具有龙的传人最好的教育资料。值得我们炎黄子孙好好发扬光大。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前,在位118年。相传伏羲蛇身人首,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由于人首蛇身是图腾主义的痕迹,“蛇身”也就是“龙身”,故华夏民族有“龙的传人”之说。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八卦衍生易经,开华夏文明。近代之求签或掷杯,实是易经之简化版。因其制造八卦,人奉之为神,尊其为八卦祖师。本地的许多风俗习惯与信奉的宗教都与此相合,特别是存在的无数庙宇与道观,其实我们一直在传承着伏羲所创立的道教精髓。

特别是借助南江这个不起眼的湘北名珠,加之地处三省的特殊地理位置,正是处于中华母亲河的上游,处于中国蓝墨水的上游,是中华文化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人文始祖的脉源,我相信天岳幕阜山下南江镇必将为世界带来不俗的表现,带来令世界惊叹的奇迹。

我们因是天岳幕阜山下南江人而自豪,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发扬优美的创新精神,传承他的道法自然的精髓,开展伏羲文化与艺术探究活动,凝聚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努力将这里打造成为全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赳的名镇,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