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第一节 平定李璮,改变方针

忽必烈在统一中国之后,重用汉人,实行汉制。但是,随后却发生了李璮叛乱。不仅如此,原蒙古诸部落也有反叛。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忽必烈调兵遣将,指挥若定,终于一一平定了这些叛乱,并且大大削弱了诸王的势力。在诛杀了奸佞之臣后,忽必烈又着手重整朝纲。
李璮是山东潍州人,父亲李全曾在金朝末年起兵反金,是山东红袄军的头领。在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年),李全归顺了南宋,封为京东路兵马副都总管。十 年后,李全审时度势,又归顺了蒙古,任山东淮南行省长官的职务。在元太宗三年(1231年),李璮世袭接任了父职,改称为益都行省官职,专制山东数十年, 家存万贯金银,手下数万兵马。
李璮不仅继承了父亲李全的职位,同时也继承了父求趋强避弱、唯利是图的性情,只要是有利于自己势力的壮 大,翻云覆雨,朝秦暮楚。几十年来,李璮就这般摇摆于蒙、宋之间,邀功讨爵,从中渔利。自蒙古蒙哥汗即位以来,忽必烈总理漠南一带的政务。忽必烈自然看出 李璮的真实想法,但忽必烈并没有戳穿李璮,经常派人到益都来拜访李璮,每次都会带上一批珍玩为礼。
成吉思汗时代起,几代蒙古汗王多 次踏入中原,先是灭掉了金王朝,继而时时进入中原腹地,对南宋政权虎视眈眈。尽管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等汗王都没有驻守中原,但数十载的征战,也 与中原的地方武装进行了多次接触,蒙古军队的勇猛善战威慑了大部分的中原地方武装,中原的地方势力纷纷归附蒙古,李璮的父亲李全就是其中的一位。
正是由于蒙、金、宋之间几十年的争斗,使中原百姓饱尝战乱之等,地方上有钱有势的乡绅为了捍卫家园,保住财产,纷纷建立了各自为战的地方武装,仅河北、山东一带,这些地方武装就不下几十支,多的有数万人,少的也有千余人,李璮就是这些地方势力中较大的一支。
从成吉思汗到蒙哥汗,几十年的漫长历程,让这些汉人世侯不仅财力得到了膨胀,其武装势力也极度扩张。而且兵勇们多年操练武艺,个个都是当时的悍将,作战能力不容低估,也不能忽视。
忽必烈早就洞察到了这种局面,而且敏锐地认识到对这些盘踞中原已久的军事力量绝不能硬性征伐,只能以抚代征。忽必烈很早就与这些汉人世侯进行着亲密的联络,忽必烈更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忽必烈期望着有一天这些势力能成为自己的御用军队,最起码,不会成为敌对势力。
但忽必烈同样清楚,与这些汉人世侯之间的关系纯粹足相互利用的可利关系。如果手中没有实力,纵是自己当大汗,也难以驯服这些人。忽必烈沉下心来,等待着自己掌握天下的时机,为这个时机的,一日到来,忽必烈尽心地周旋于世侯之间。
李璮是假意归附忽必烈,其实,忽必烈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忽必烈是何等聪慧,他早已把李璮假意归附的本意看得一清二楚,他需要把已经安抚李璮这一特大喜 讯报告蒙哥,所以他就不揭穿李璮的阴谋。蒙哥得知忽必烈已收服山东李璮,心中十分高兴,他把自己宠爱的美女派到漠南,算是对忽必烈的奖赏。
中统二年(1262)的春天,李璮反叛了。
李璮手下有精兵五万,他盘踞在自己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山东,表面上是臣服蒙古大汗,而且也得到了大汗的重用。但他一直有自立为王之心,终于在这一年的二月,歼灭了山东的蒙古戍卒,传檄山东,反蒙叛乱。
正在漠北歇息的忽必烈闻之,赶紧南下回开平,商量平叛计策。
张文谦首先奏道: 陛下,叛军兵仅五万,不足以成大事,可放宽心。
如果李璮沿江滨北上攻占燕京,封闭居庸险关,号令中原大地,岂不毁了我祖孙三代的灭金胜果。 忽必烈担忧地道。
真金说: 如果他与宋结盟,盘踞山东,也是我们日后灭宋的一大障碍呀。
李璮如像陛下之所说,是他叛蒙的上策,如他像真金王子所说,是他叛蒙的中策。但他不会这样,他只能出兵济南,企图等待山东各地支援,壮大后再北上。来犯开平。
那就派兵出剿吧。 忽必烈同意张文谦的分析,便派沈元帅领兵先行。
对于李璮的反叛,忽必烈极为气愤。自己如此真诚地对待他,封他官,赏他银两,他也屡屡上表忠心,怎么会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呢?忽必烈有些摸不准这群汉臣 的心思了。如果让忽必烈选择对手的话,他倒宁愿要阿里不哥这样的,直言不讳地面对面下,不似那李璮阳奉阴违,两面三刀。莫非这汉人都是这般暗藏心机,莫非 他们的当面忠诚的背后是反心?尤令忽必烈恼怒的是李璮的岳丈王文统。王文统在李璮的反叛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王文统身受大汗宠信,忽必烈拔擢他为平章 政事,主理蒙古国官员任免之要职。忽必烈惊闻王文统的逆行,才把他怒斩于丹墀之下。
李璮的反叛让忽必烈气愤,而姚枢的安危更让他担心。他连派了三批人去东平接姚枢回开平,仍没有消息。忽必烈知道姚枢的才能,更知道王文统与姚枢确隙,而王文统曾在李璮的幕府中住过,他怕李璮会伤害姚枢。就在忽必烈在殿内来回踱步时,姚枢回来了。
忽必烈望着一身风尘的姚枢,竟情不自禁地搀起了跪拜的姚枢。姚枢见忽必烈如此关心自己,也不由得红了眼眶。
这时,真金在一旁听得仔细,看得明白。他开始敬佩父皇手下这些汉臣了。姚枢的一席话,不仅让父皇领略了他的胸襟,日后传出去,那些脱了干系的人更会感激 他的救命之恩,姚枢一举两得呀。不,是一举三得,李璮的背叛帮着他除去了宿敌王文统,姚枢真是高明。当然,这姚枢一番话语,也可能是发自肺腑,为的是父皇 的江山大业。真金看看满面春风的父皇,心中猜测着:父皇会像我一样这么分析姚枢的话吗?
忽必烈依旧跟姚枢商量着如何平息李璮反叛的事情,忽必烈心里跟明镜一样,什么都清楚,他愿意手下团结一心,鼎力公务,但他同样愿意臣子们相互监督,好让他明察秋毫杜绝同样的事情出现。
后来伯颜请命出战,忽必烈批准了并且委以重任。
伯颜对汉人恨之入骨,每逢征得一块李璮领土,只是尽量抢物,第二天便是掳牲口,把活人一根绳子穿了,押回来做奴隶。只可怜李璮属地的汉人百姓,死亡虽然 免了,这活罪却更难受。属地百姓一被伯颜那些蒙古兵抓起,成群结队给驱回北边之后,从此一生一世,再也休想回到家乡。就只能早起来便给蒙古主人放牧牛羊, 或是做各种粗活。有耕田的,自己就是牛。有运货的,自己就是马,受尽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