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怎么评价公车上书?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 避战自保 ,为了私人目的而丧失了北洋舰队作战的良机,断送了北洋水师,而且使日本侵入了威海港口。
腐败的朝廷派自私自利的卖国贼李鸿章和日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
1.中国承认朝鲜的 独立自主 ,实际上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3.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5.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开办工厂。
这些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日本控制了朝鲜,就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可以随时入侵中国;割给了大片领土,使中国领土被分割;开放了通商口岸,进一步开放了中国市场;在内地办工厂,从中国牟取暴利;赔偿大量军费,使中国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包袱,清政府只好借款,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向他们借款,这些贷款国不仅利率高,而且附加了许多苛刻的政治条件。
面对这种危急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都在为国担忧。
1895年,聚集在北京参加考试的各省举人听到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议论纷纷。这些举人大多数都有一颗爱国之心,都忧国忧民,他们得知日本侵略者又从清政府捞取了太多的好处,都非常气愤,痛恨清政府为什么如此腐败、软弱、无能。
一些有志之士便站了出来。康有为组织广东的举人联名上书;梁启超组织湖南的举人联名上书,声明要求清政府拒绝同意这些条款,与日本侵略者生死一搏。康、梁的举动引起了各省举人的纷纷响应,其他各省的举人也都联名上书,但是腐朽的清政府根本不把这些人的建议当成一回事,对其不理不睬。
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领袖,他从小聪明好学,对新知识接受比较快,而且很有远见,他看到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依靠先进的武器在中国胡作非为,是因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而中国落后。为了使落后的清政府认识到自己的境况,他创办了万木草堂,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主张中国走改良道路,使中国富强起来。在此期间,梁启超也投到他的门下。康有为组织举人联名上书没有得到答复,但他没有灰心,决定联合18个省的举人共同上书。康有为连夜起草万言书,他的学生梁启超为他抄写。
康有为在万言书中论述了当前的民族危机,陈述了国内尖锐的矛盾,指出如果批准《马关条约》的条款,一定会激化国内矛盾,而且很可能出现国将不国的局面。康有为分析了签约的严重后果,紧接着他又提出了 拒约、迁都、变法 的主张,以实现 富国、富民 的目标。
康有为的万言书引起了各省举人的关注,这些忧国忧民的举人纷纷签名,短短的时间里有1300多人签名。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 公车上书 。
公车 一词是我国汉代举孝廉时,乘公车赴京,到了清朝, 公车 作为应试举人的代词。
但是清政府仍拒绝接受,他们看到全国有1300多举人联名上书,影响很大,怕惹出是非来,便以《马关条约》已签字不能更改为由,企图搪塞这些举人。
康有为带领举人公车上书,虽然没有得到答复,但是却宣传了资本主义改良思想,并使其得到广泛传播,为以后的维新运动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抵抗侵略、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实现富国强民的美好愿望。
【精彩直击】面对国家的民族危机,一些有志之士终于站了出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联名上书,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们积极地宣传了资本主义改良思想,提出了抵抗侵略、富国强民的强烈要求,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