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喝巫师之水代兄赴死
成吉思汗究竟有多少儿女?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他的后代很多,现在每4个蒙古人中就有一个带有他的血统。如果按照当时蒙古人的习惯,只有正妻生的孩子才算真正的子女,在大多历史方面的书籍上只是记载了他的正妻孛儿帖生下的4个儿子。
大儿子术赤,是孛儿帖在被抢前怀孕的,对于他的血统问题一直是现在学者的辩论主题,这也导致他一生的悲情,临死的时候还特意叮嘱不要让他的儿子和后代去抢夺汗位,也说明他心中的自卑。二儿子察合台,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所生第二子。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察合台受命留守蒙古大斡耳朵。他与长兄术赤不和,与弟窝阔台相处较融洽。
成吉思汗死后,1228年(戊子年),以察合台、术赤长子巴图为首的右翼诸子及官员,以斡惕赤斤、也古、也孙格为首的左翼诸子及官员,以拖雷监国为首的中央本部诸子、官员及万户长、千户长们齐聚客鲁连河畔的阔迭兀岛之地,遵照成吉思汗的遗诏,拥立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为大汗。据《蒙古秘史》记载,察合台、拖雷二人,将在成吉思汗“察阿E”(身边)护卫其父金贵生命的宿卫、弓箭手、秃鲁花等万名怯薛军,以及由九十五千户组成的中央本部百姓交给了窝阔台汗,顺利完成了汗权的交接。
<!-- 广告位:文章通发页 画中画 -->拖雷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所生成吉思汗的第四子。1213年,成吉思汗分兵伐金,拖雷从其父率领中路军,攻克宣德府,遂攻德兴府。拖雷与驸马赤驹先登,拔其城。既而挥师南下,拨涿州、易州,残破河北、山东诸郡县。1219年,从成吉思汗西征,攻陷不花剌、撒麻耳干。1221年,分领一军进入呼罗珊境,陷马鲁、尼沙不儿,渡搠搠阑河,降也里。遂与成吉思汗合兵攻塔里寒寨。按照蒙古习俗,幼子继承父业,而年长诸子则分析外出,自谋生计。故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所有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耳朵、牧地及军队。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12.9万人。其中10.1万由拖雷继承。
1229年,在选举大汗的忽里台上,拖雷的三兄窝阔台推举为全蒙大汗,史称元太宗。他在任内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主要是继续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期成功完全征服中亚和华北。1231年,拖雷与窝阔台汗兄戮力同心,分道伐金,拖雷总右军自凤翔渡渭水,过宝鸡,入大散关。11月,蒙古军假道南宋境,沿汉水而下,经兴元(今陕西汉中)、洋州(今陕西洋县)在均州(今湖北均县西北)、光化(今湖北光化北)一带,渡汉水,北上进入金境。1232年初与金军在均州(今河南禹县)遭遇。拖雷乘雪夜天寒大败金将完颜合达、移刺蒲阿、完颜斜烈于三峰山,尽歼金军精锐。此役毕,拖雷与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窝阔台军会合。
罗卜藏丹津所著的《黄金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成吉思汗患病时,其幼子拖雷也感不适,卜者说,如果其中一人痊愈,另一人将难逃厄运。于是拖雷之妻察兀儿别吉向苍天祈祷说:“如果汗主死去,举国民众都将成为孤儿,如果拖雷死去,只有我一人成为寡妇。”她的祈祷果然应验,拖雷死了,可汗痊愈。为此,成吉思汗嘉奖儿媳察兀儿别吉,在丈夫与汗父二者只能选一的重大抉择中,不顾丈夫、敬重汗父、顾全大局的贤德,特给以“也失哈屯”之封号,并赐予她“八鄂托克察哈尔”。
罗卜藏丹津在其《黄金史》中的上述记载,尚未找到其他史料佐证,而且有几点明显的错误。一是拖雷去世,是在成吉思汗死后的第五年。因此拖雷之死,并非替父成吉思汗,而是代兄窝阔台而死。这在《蒙古秘史》、《元史》中都有明确的记载。1231年拖雷随太宗窝阔台汗征金,第二年,太宗在军中患病,不能言语。巫师向神许以人命、宝物问卜,但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起来。又向神许以亲人之命,窝阔台汗才苏醒过来。于是,在汗兄身边看护的拖雷说:“我圣明的汗父,委兄以大任而将国家江山交给了您。汗父命我随汗兄身边,提起所忘,唤醒所睡。如今,我若失去汗兄,将提起谁之所忘,唤醒谁之所睡呢?若汗兄真有不测,蒙古之众将成遗孤。”于是,拖雷喝下了巫师之水。少顷,拖雷说:“我已大醉!照顾遗孤之事就拜托汗兄了。”即走出屋去,昏厥而亡。之后,太宗果然病愈。二是拖雷之妻是克烈部王罕之弟札合敢不之女唆儿忽黑塔尼,而非王罕之女察兀儿别吉。三是将察哈尔说成是“八鄂托克”,显然是误将一百多年后形成的察哈尔部八鄂托克提前到了这里。尽管如此,这里提到的“察哈尔”并非虚构。这说明13世纪30年代,感恩于拖雷的窝阔台汗,对拖雷妻唆儿忽黑塔尼给予皇后的待遇,并将由大汗的护卫军怯薛和其家属、匠人等本部百姓组成的“察哈尔”的一部分,赐给了她。唆儿忽黑塔尼于1252年去世,后来的察哈尔人中,就有尊崇祭祀“也失哈屯”唆儿忽黑塔尼的风俗,从而也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
蒙古史传确有记载的是:1232年,拖雷在征金胜利后北返途中病逝。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谥号景襄皇帝,庙号睿宗。子蒙哥(宪宗)、忽必烈(世祖)相继称帝。
责任编辑:郭娓娓
<!-- 翻页按钮 begin -->- 上一篇:桓玄篡晋,终为逆贼
- 下一篇: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介绍及图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