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晚清名臣李鸿章和女政治家慈禧的关系如何

李鸿章和慈禧

提到清朝末年那段混乱的历史,我们就会提到李鸿章这个人物,李鸿章最终成为当时的股肱之臣是因为他的才能卓著,这只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他得到了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

李鸿章和慈禧剧照

说起慈禧这个人可以说绝大多数国人是非常痛恨的,因为她卖国求荣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而慈禧和李鸿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可以说慈禧和李鸿章之间的关系表面上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李鸿章一直是得到了慈禧的信任和支持的。李鸿章官运亨通几十年,如果仅仅是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这么长久的。

据说李鸿章曾经对慈禧表示过忠心,就是在同治皇帝去世以后,慈禧不想失去自己的权势,于是想立别人为皇帝,但是得不到大臣的支持,这时候李鸿章就派人向慈禧表达自己的忠心,于是慈禧有了军队的支持,最终立了光绪皇帝,因此慈禧是非常信任李鸿章的。

李鸿章也是一个能力比较强,属于实干派的人物,在晚年他替慈禧背负了许多骂名,李鸿章晚年签署的许多条约,实际上都是得到了最高统治者慈禧的同意的,李鸿章自己是没有决定权的。

所以在李鸿章去世以后,他的孙子李国杰去见慈禧,慈禧见到故人的子孙非常高兴,想起了李鸿章,于是封他的孙子为二品大员,这在当时还引起了一场风波,可见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好。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相较于其他学子,李鸿章获得的人际关系远比官职更为重要,例如他的恩师曾国藩

李鸿章照片

咸丰年间,李鸿章通过镇压太平军进入了军中,随后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组建淮军,以曾国藩的湘军为骨干,淮军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势力,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在湘军解散后,淮军仍旧是江南最精锐的部队。这支地处江南的武装力量成为李鸿章拥有清政府话语权的根本。

同治年间,李鸿章与左宗棠等人试图在封建帝制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发起了近代中国资本力量的启蒙,建立清政府国有企业,改变晚清朝廷关于近代科学、军事和经济的态度。洋务运动期间,以李鸿章为主的清政府外交部门一度在列强国家面前获得主权。

光绪年间,李鸿章开始组建清政府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的成立代表洋务运动的巅峰,然而终因政治制度的腐朽,后勤补给极为落后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同时也标志着李鸿章奋斗半生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晚年,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李被晚清逃亡政府逼迫,前往北京。重病缠身的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身心俱丧,病逝于北京,谥号文忠。

李鸿章的功与过

李鸿章扬名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破坏了江苏地区固有的资本经济萌芽。捻军为匪,重于劫掠破坏轻于民生建设。纵观近代史,统一的国家才能生存,军事政治力量复杂的国家大都成为列强介入的殖民地,镇压起义为功。

李鸿章画像

洋务大臣是李鸿章最重要的职位,向朝廷上奏挖掘煤矿、请开铁路、建设海军,推动着已经没落的帝国艰难向前。从同治年间至光绪末年,长达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为中国带来了世界先进的科技、军事和民生建设。

这场失败的改革让更多的学子、国民眼界大开,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军事的基石。然而在改革期间,李鸿章并未注重改变百姓劳作方式,在维护了国家利益的同时,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洋务运动改变了国家现状,却让百姓无力生存。

作为清政府的外交使者,李鸿章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尤其受人诟病,因为政府逼迫和时局导致李鸿章大节有失,其过失难以置评。然而在李鸿章外交事件中,他事事以国家大局为关键,保证清政府得以生存,而使国民的权益受损。这些条约的存在,让近代的中国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李鸿章的功劳和过错大都是时局所致,很多并非是出自他的本意。纵观李中堂一生,于时局功勋卓著,于百姓多有过错。

李鸿章是好人还是坏人

毫不夸张的讲,很多人不知道咸丰帝,但是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李鸿章。不管是不是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他都被世人记住了。李鸿章,清政府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人们喜欢叫他李中堂,关于他的争议从清政府以来就没有断过,对于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争议也没有断过。

李鸿章本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李鸿章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更称他为“再造玄黄之人”。

说李鸿章是好人的,认为他虽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这不是他的错,相反正是因为他据理力争,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使得大清以最小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和平与稳定,大清的衰弱和没落都不是他一个人可以避免的,明明知道代表大清签订不平等条约会遗臭万年,但是还是只身前往,他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在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为人民争取最大的条件,开办洋务运动力图使国家富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与为保护这个国家所做的努力。

说李鸿章是好人,一是因为他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作出的错误战争举措。为了避免战争加强海防,他放弃了整个新疆的疆防,在甲午战争中指挥失误导致失败,在与法国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些他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鸿章访美

李鸿章一生多与外国人打交道,但是引起国内外轰动的还是1896年8月底的那次访美。当时的李鸿章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为了宣传他的洋务运动,为了能使大清的国力昌盛,也为了保护中国人在国外的利益,他访问了美国。

李鸿章画像

当时李鸿章出访美国举国关注,国际上也很关注此事,美国朝野也把他当做一件大事,作为东方第一位高官来到美利坚,《纽约时报》跟踪报道了李鸿章的活动全过程。

李鸿章此次出访美国,行程紧凑,除了例行公事外会见外国使者,看完在美华人外,还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抗议美国的排华法案及美国歧视华工的做法,并接受了记着访问,讨论了清朝的对外政策,欢迎外国人在中国来进行友好的经商和投资,他说“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我将牢记格兰特将军的遗训,所有资本,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都可以自由来华投资”。

为期十天的访美活动结束后,李鸿章离开华人自发送行,在访美的十天里,这位古稀老人不卑不亢的展现了中国人的气节,展现出了一个高官特有的风度,他虽然是一位老人,但是却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个国家尽自己可能的力量,也许对于他的功过历史早有明说,但是在不同人的心里,这位老人爱国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爱国老人。

荣禄和李鸿章

作为清末两大朝中大臣,那就是荣禄和李鸿章,两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推动了清政府的灭亡,被后人所指责。甚至有些人认为这两个人都是汉奸,都曾出卖过国家利益,称荣禄是阻挡中国前进的顽固派,而李鸿章是任何卖国条约都曾签订了他的名字,因此两个人的骂名经久不衰。

晚清大臣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的忠臣,他曾领导过洋务运动,可以说早期的李鸿章是想要改革中国,使清政府变得强盛,但是没有意识到已经腐败的政治制度。最终他也步入腐朽的阶段,晚年多次做出错误决定,身为军机大臣的他,想的不是对抗外地,更多的是保全自己。而荣禄,我们都知道此人深得慈禧的宠信,虽然位高权重,但也没有想过国家的利益,也只是在乎个人利益或者是保全慈禧太后。因此这两个人是拖累清朝,甚至是阻碍清朝的自救运动。

两个人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在1862年起义,但是遭到了李鸿章制定有效地进军计划,切断了太平军的后援和后退之路,就这样把陈坤书这个首领砍杀在常州。而义和团起义之后,清政府早已是腐朽不堪,对义和团的清理,没有那么多兵力,于是荣禄就提议,联合各国联军,展开对义和团的镇压和围捕。这两人对抗自己人那可是凶猛无比,而遇到洋军就怯懦无为。

荣禄是在李鸿章之后才当了中堂,要知道中堂是尊称,职位甚高,而荣禄是在维新运动以及义和团事件才站在慈禧这一边。并且大学士的名额有所限制,只有6个,在李鸿章在世之时,荣禄的资历尚浅,无法靠实力来当大学士,只能等到李鸿章死后,顺理成章地入阁当大学士。